可是現在的人長相都比較老,也不確定他們的真實年紀。
而且他們背上的東西都是上好的大米,在他們的筐底下,竟然放有兩把手槍。
也是如此,林昊對他們才會如此的關注。
看他們的行進方向,好像也是勐卯公社的方向。
聽魏大虎講過,這地方人風彪悍,林昊沒下車跟他們打招呼的想法。
本來徐叔他們駐扎的地點就是靠近邊境線,也就是對面那里就是老緬了。
看這伙人的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對面的人。
林昊車子也是慢慢的往他們身邊開過,本來那兩年輕的還想抬頭看看林昊這車。
可是被三名年長的罵了兩聲后,也是低下了頭,不敢看林昊。
嗯,聽到他們說話的聲音,明顯不是國語,好像是老緬那邊的語言,看來確實是對面的人了。
也不知道這樣的情況徐叔他們知不知道。
不過看著他們五人就兩把小手槍,而且那些槍明顯有年頭了,對軍營也造不成什么傷害。
算了,先去公社那邊問問,看看這些老緬人過來這邊,他們清不清楚。
開車的速度很快,沒一會就遠遠看到一些建筑物了。
林昊遠遠看去,那些房子主要是用竹子和茅草片建蓋的竹樓,這個屬于傣族典型的民居樣式?6?8。
這些民居傳統形式為"干闌"式建筑,俗稱"竹樓"。
"干闌"建筑主要特點是用竹或木為柱梁搭成樓房,上層住人,下層關養牲畜,堆放雜物。
干闌式建筑出現較早,而且應用較廣泛,當時的干闌多以竹材為骨干,以茅草覆蓋。
另據傣族民間傳說,對其房屋修建和形式的描述也頗具風趣。
有一則傳說是這樣說的:最早統治者帕雅尋巴底建宮殿時,萬物都來幫忙,龍、野狗、等教他做樓梯、立柱子、做穿梁,終于形成現在的形式。
現在傣族民居仍有"龍梯"、"狗柱"等稱呼。
一說:故事諸葛亮到達傣族地區,傣家人向他請教房子怎么蓋,諸葛亮就在地上插了幾根筷子,脫下帽子往上一放,說"就照這個樣子去蓋吧"。
所以傣族竹樓就像一個支撐著的帽子,曬臺就像茅冠。
雖為傳說,也說明傣族較早的房屋形式就是樓居的干闌建筑。
這些都是乘車時李展鵬當成趣事講給林昊聽的。
所以林昊現在見到的是這樣的情況,一點兒也不驚訝。
像是軍營那兒一片都是磚房還有范大爺住的那破舊的青磚大瓦房都是內地華夏漢人來這里建造的。
林昊這吉普車的動靜不小,所以遠遠的一些穿著傣族服飾的人也都停下手里的活看著。
而林昊聽李展鵬他們說過,昨天就是從這個路口下車的,只要從這路口進去,拐個彎。
有一座紅磚建成的房子,那里就是勐卯公社了,他們的二叔就是那里的主任。
只要先到公社找到他二叔,也就能找到他們了。
如果昨天不是因為車上載著軍用物資,魏大虎等人不好停留,怎么說也會邀請林昊上門做客的。
林昊也是照著路線就往里進。
那些村民們看到是軍隊的車,也都沒有攔著,目送著林昊往公社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