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經過培訓才來的。
在京城,牙行教導基礎的禮儀才敢往客人府上送人。
畢竟隨便得罪一個,都不是他們能擔待起的。
昨天晚上她已經擬定了一份碧波院崗位職責交給素梅。
剩下的,他們按著規矩走,慢慢就習慣了。
薛媽媽讀過書會寫字,負責碧波院的庫房。
余氏來的時候,就派人把原主私庫的東西一并帶來了,包括詳細的記錄。
盧靜姝沒有拒絕,直接讓素梅帶人放到庫房去了。
盧靜姝還沒去看過,她在現代時就是個強迫癥。
每個物品都必須有固定的家,亂了她就會收拾。
后來工作忙了就請阿姨收拾,反正必須整整齊齊。
她準備明天帶著薛媽媽親自去整理。
陸媽媽年紀最大,是府里的老人了,本來已經回兒子家養老了。
聽到信兒又回來了。
對府中規矩是最熟悉的,就安排她和素梅一起管理院中的仆從。
周媽媽不識字,人也安靜,但是做的一手好菜,還會一些食療藥膳。
就派去小廚房吧。
碧波院小廚房的人也少,除了大廚方一勺,只有兩個小學徒,叫包子和餃子。
這幾年基本沒休息過,幸好碧波院人員簡單,總共就不到十個人。
接下來,可是不行了。
還有榮瑾瑤她倆,加上她們的丫鬟,差不多快四十個人了。
一下子增加這么多人,小廚房也需要增加人手。
方一勺知道后,找到盧靜姝,說自己有幾個徒弟可以過來。
盧靜姝直接同意了。
廚師這個行業,都是靠相互介紹去找工作的。
一般都是認識的人才在一起做工,不然誰都不服誰,配合都不好。
方一勺也是府中的老人了,一直跟著原主夫妻。
后來原主遣散人手,他給幾個徒弟幫工都安排好新工作,自己則留在府里。
方一勺實在是年紀不小了,今年已經43歲,去外面酒樓也不好找工作。
府里反而更輕松一些。
晚膳時,盧靜姝就吃到一桌子新菜,都是新來的幾個廚子準備的。
也是試菜,讓主家看看自己的實力,也了解主家的習慣。
晚膳是倆兒子和兩個大孫子陪著一起用的。
榮瑾瑤回去就在收拾東西,指揮著幾個丫鬟忙的團團轉。
為了晚上能睡到碧波院,她晚膳都沒用。
晚膳擺在正堂,沒辦法,除了佛堂和寢室,只有這里可以招待。
其他區域,一直都是鎖著的,幾年沒開,不用想里面肯定是灰塵遍地。
榮云澈是最晚到的,他雖是鎮國公,領的卻是工部的差事,是從三品工部右侍郎。
他換了身常服就一路來到碧波院,發現就剩他自己了。
看見主座之上的母親,俯身下拜:“兒子見過母親”
盧靜姝揮手讓他起來,仔細看著這個兒子。
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砍頭那天。
蓬頭垢面,胡子拉碴,頭發亂糟糟,非常潦草。
白色囚服臟污不堪。
不僅有受刑后的血痕,還有百姓扔的臭雞蛋和菜葉子。
再加上他做的事情,說實話,盧靜姝對他的印象很差。
不修邊幅,愚笨,花心,不忠
今日一看,盧靜姝很驚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