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皇帝最近都不在關雎宮用膳,想了想直接拐去鳳儀宮。
云淑妃醒來知曉皇帝剛走,嘴角扯出一抹苦澀的笑。
“娘娘,陛下在您床邊坐了好一會才走呢”
知春怕娘娘多想,連忙說道。
“那陛下為何不愿意陪我用膳呢?”
知春:……
娘娘,您總不能讓陛下在這里等你醒過來吧。
知春只好岔開話題。
“陛下很喜歡小殿下呢,剛才抱了好一會兒,聽說每日都會詢問小殿下的情況。”
“陛下果然更在意孩子”
知春:……
這天聊不下去了,哪有當娘的嫌親爹看孩子多的。
頌夏的出現總算替知春解圍了。
“娘娘,晚膳好了,您用一些吧,一會兒還要喝藥呢”
云淑妃擦干眼淚起床梳洗。
給她準備的膳食,每樣都只吃兩口,其余的連翻動都沒翻動。
吃完又一人回寢殿躺著去了。
知春讓宮里侍候的人把菜分一分。
這幾月,主子賞人的時候很少,宮人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好得能改善一些。
鳳儀宮就沒這種情況了。
皇后讓人準備的菜每次都剛剛好,如果太子和二公主剩飯還會被教育。
粒粒皆辛苦。
連皇帝都會自覺把自己的飯吃光。
所以,楊金喜很喜歡皇帝來鳳儀宮,來到這,他就老實做個木頭樁子就行,什么都不用操心。
還能跟著碧釧用些新奇的點心。
皇后宮中只有幾個灑掃的小太監,是沒有總領太監的。
皇后用不慣,也不忍心。
光啟一朝是整個鄘國歷史上,內侍數量最少的。
百姓們生活還算過得去,自然不會冒風險去當內侍。
也是好事情。
楊金喜每次來都能吃到新東西,鳳儀宮廚子的手藝,真是沒得說。
“謝謝碧釧姑娘記的我”
“這都是娘娘交代的,楊公公素日在陛下身邊伺候,很是辛苦,這會兒就歇歇吧”
太監因為身體缺陷,總有些不方便的時候,吃東西格外講究。
楊金喜的吃食都是準備好的,干點居多,湯水很少。
他們這些當奴才的,都是如此。
總不能每次主子叫你,你都在出恭吧。
人的生理反應不能控制,只能從飲食角度去考慮。
喝的少,吃的細,自然排泄就少。
這就導致,大部分內侍的壽命不長。
做了這一行,挨了一刀,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
他們大多都是心硬之人,一切只看利益,只看銀錢。
又因為不能生育,他們十分想要后代傳承。
不少大太監都認了干兒子干閨女。
楊金喜卻沒有。
他覺得一個人了無牽掛,挺好的。
太子仁善,到了那一日,也不會對他趕盡殺絕。
大概會讓他去皇陵養老。
如此已經比大多數內侍好很多。
他很幸運,少年時遇到一個好干爹,還有陳司寢這個好姐姐。
伺候的主子也是個寬和的,自己不鬧幺蛾子,就不會受罰。
走到哪都被人尊敬。
這都是他主子給的體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