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在心里吐槽著,面上依舊端著。
“嘖。那不巧了,朕這是耽誤太子爺的正事了。哎……要不朕……”
皇帝一句話繞好幾個彎,這都不是暗示了,這是明示。
太子想忽視都難。
“怎么會,父皇在兒子心里才是最重要的,什么都沒有陪父皇重要,出宮什么時候都行,父皇這幾日辛苦,兒子也許久沒陪您用膳了,您今日趕兒子,兒子都不走。”
太子熟練順毛,小甜話張口就來。
“算你小子有良心。”
皇帝聽完果然開懷,還故作矜持的罵了一句臭小子。
……
父子倆親親熱熱用了頓午膳,紫宸殿的膳食自不必說,太子每次都用的很香。
吃完順便商議一番接下來的殿試題目。
皇帝選了幾個題目,總覺得差點意思,就想問問太子的意見。
這次錄取的學子較多,只有前一百名需要參加殿試,其余的由吏部考評后統一安排去處。
至于幾日后的小試,各部官員已經有完整的考試流程,就等著考生報名參加了。
算算接下來要做的事,皇帝甚至有種把所有考生都安排上崗的打算。
這事吏部也在考慮,他們想讓各郡縣也弄出考評制度,擇優錄取一批小吏。
地方要推行這些政策,也是需要人手的。
殿試選的就是更加有才華的人,最好這邊錄用那邊就能上崗。
所以題目十分重要,不能太難太偏,也不能太膚淺。
最終,皇帝選擇了一個與現有問題相關的題目。
鄘朝人才選拔任用。
讓學子們各抒已見,看看有沒有更完善的法子。
從孟景行那里得到的消息只能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群中流通,其他人只需要聽話干活就行。
“父皇想要科舉改革?”
太子對皇帝的執政理念很是了解,這幾年一直幫著處理政務,皇帝想做什么他大體能猜出來。
“不僅是科舉,朕還想讓更多人讀書明理,以前覺得百姓懂得多了不好管,現在想想,只有世家貴族才讀書,是件很危險的事。”
知識壟斷是最基礎的鞏固地位的方式。
但這個地位不僅僅是皇室,還有世家。
若是這般發展下去,早晚會變成北襄國那樣,皇族被世家把持,皇位更迭但世家永存。
皇帝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無論元家能掌權幾代,他不能接受后代子孫被世家制衡。
他不準備把這些問題留給后代去處理。
“父皇,能否將此事交給兒臣去做,兒臣有些想法,回去寫下來您看看是否可行。”
太子對這事十分感興趣,小伙伴們都找到自已的事業,他也想有些自已的事做。
這件事,他們也私下討論過,若是成了,對百姓來說是件好事。
若是能做到孟景行那個時代說的免費入學就更好了,可是現在的國庫支撐不起,可以先從減少束修開始。
成績優異的倒是可以減免束修,由朝廷補貼,這樣也能激勵學子勤奮進學。
“昭兒感興趣,那就交給你了,讓吏部協助你做。”
皇帝對太子的要求并不意外,這個兒子也是個閑不住的。
“是,父皇,二哥對兵部改革也有自已的見地,可以讓他去兵部歷練歷練。”
太子也不忘扒拉一下自已的兄弟,缺人的時候,每個兄弟都不能浪費。
至于大皇子,早就被工部征用了,是古尚書親自來求的,現在想偷懶都難。。
大皇子似乎有什么神農血脈在身上,那些很難養活的植物,他都能輕松養活,還養的十分好。
古菱霜將此事當笑話講給母親和祖母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