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都說這是地府在一波一波收人。
當時選擇在淮姜郡建扶孤院也是這個目的,這里無家可歸的孤兒太多,也是鄘國奴仆主要來源地。
那些孩子似乎只有一條路能走,艱難的長大,然后把自已賣個合適的價錢,從此開始操勞疲憊的一生。
官府也建了扶孤院,可惜杯水車薪,依舊有很多孩子無家可歸,或是沒有家人,或是被人遺棄。
其中七成左右都是女孩兒。
榮瑾瑤第一次寫信時,講到這里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富貴人家雖說也會看重兒子,但對女孩大多是疼愛的。
越是這種生活匱乏的家庭,對女孩兒的壓迫就更大。
對他們來說,女孩,是累贅。
遇到事,先放棄的,也是家中女孩兒。
她收留的孩子,就有不少被父母遺棄在門口的女孩。
男孩子除了個別身體有問題的,很少被遺棄。
盧靜姝對此早有預料。
她想在這里試一試新的房屋構。
這次他們的扶孤院距離地動區域很近,周邊房屋都坍塌歪斜,他們的院子卻毫發無傷。
這還是結合了小日子的思路,加上空間中提供的技術。
在房子原有基礎上,將地基加深加固,并用大塊石料鋪砌多層地基,形成類似筏子的結構,能夠使房屋重量均勻分布,減少地震時局部受力。
榫卯結構的房屋就像是靈活的骨架,能在地震中保持動態平衡,再加上斗拱的減震器。
房子的減震效果十分明顯。
聽說扶孤院這次還收容了附近無家可歸的百姓,榮瑾瑤救助的孩子都安然存活。
但,榮瑾瑤受傷了。
這個消息,盧靜姝并未外傳,連皇后也不知道。
未嫁女受傷這種事,在勛貴人家是十分丟人的事。
會覺得這個孩子不被重視,家里不講究。
榮瑾瑤畢竟還要回京城的,這些事就沒必要讓太多人知道了。
背地里已經有不少人議論,說榮瑾瑤放著錦衣玉食的日子不過,非要自討苦吃。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人來這世間就是了緣了業了苦的。
你所逃避的,都會跟隨你。
只有體驗,經歷,才能放下。
有句話叫,吃苦了苦。
錦衣玉食,是損福報的。
生于富貴之家,是你累生累世的福報決定的。
若你只消耗,不付出,福報耗盡,家就敗落了。
人生在世,不應該只考慮自已,要盡自已所能,讓身邊的人因你而受益,讓更多人,因你而受益。
更大一些就是,讓這個國家因你而受益。
名垂青史的人,哪個不是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他們或許做過不少錯事,但他們做的善事影響的人更多。
富貴之家,積攢福報也是很容易的事,更應該抓住機會。
盧靜姝來到這里那刻起,她就把這里當作一個真實的世界在經歷。
無論這個世界因為什么原因變得混亂。
但,因果法則真實不虛。
一切,總有撥亂反正之時。
因為著急見到榮瑾瑤,盧靜姝這一路并沒多做停留。
頂多是眾人疲累時,在鎮上客棧休息一日。
她準備明年春天回程,正好可以一路走一路玩耍,也算是給兩個孩子長長見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