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要每日換藥,不要碰水。湯劑一日三碗,有助于骨頭愈合。”
劉大夫寫了長長的單子,榮瑾瑤看著都覺得嘴里發苦。
劉大夫的藥,是出了名的苦。
榮瑾瑤在心里默默流淚。
盧靜姝直接讓無雙去買藥,她們這次來帶了不少藥材,但其中有幾樣不常用,只能去其他地方買。
劉大夫開完藥就拎著藥箱走了。
外面的人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時候,他準備去幫忙。
劉大夫的加入,給其他大夫分擔不少壓力,但他的眉頭卻越蹙越緊。
這情況,有些不妙。
有些人看似是風寒,其實是邪風入體。
大災后,必有大疫。
這若是不控制,后果不堪設想。
劉大夫將自已的猜測告知其他大夫,他們也都面色沉重起來。為了防止發生意外,官差們輪流在附近巡邏,劉大夫將此事告知其中的小頭目。
他立刻明白這事情的嚴重性,交代一聲就直奔府衙。
縣丞今日在府衙和下屬商量下一步的計劃。
聽到這幾人面色大變,尤其是幾位老主事,他們世代生活在這里,那個小時候沒遇到過這種事。
“你說那個京城來的大夫有辦法?”
“是,劉大夫是這么說的。”
“行,你們兩個過去,全力配合他,藥材不夠本官來想辦法。”
劉大夫抓的藥是預防疫癥的。
地動加上連日陰雨,很容易出現傳染疾病。
官府只做了最基礎的防范,比如尸體統一處理,清理臟亂地區等等。
但這些遠遠不夠。
劉大夫擔心水源和土地都被污染了。
他帶著人去附近的水井查看,輔助查驗的粉末撒下去就變色了。
他寫了藥方讓人制作成藥粉,灑在各處,可以防止疫病蔓延。
還有結合古方制成的敗毒散,可以熬煮成茶湯,讓百姓服下。
同時熬煮時的氣味也有幫助。
縣丞的動作很快,晚膳時分幾處施粥的地方就架起大鍋開始熬煮湯劑。
災民們排隊領晚膳時,發現旁邊多了個攤子。
“防疫病湯劑,每人一碗,前面排隊。”
人們一聽能治病,都自覺排隊盛湯。
家里人多的還能多領一碗。
旁邊的官差還在吆喝。
“這是藥,不可多服,老人孩童用量減半。”
盧靜姝來之前已經將大家的任務安排好,她的任務是陪著榮瑾瑤養傷。
晚膳是母女倆一起用的,一葷一素,還有粥和饅頭。
葷菜中的肉也很少,盧靜姝看榮瑾瑤吃的很香,十分欣慰。
她的女兒,如今也是大人了。
濟幼堂廚房如今每日要做上千人的飯,方大勺一來就加入他們。
這里的廚師都是方大勺認識的,知道方大勺來,都很高興。
有人分擔一部分,他們也能輕松一些。
濟幼堂的分兩種。
院外的是一個菜配饅頭和粥。
院內多個葷菜。
這規矩是榮瑾瑤定下的,最開始她也想安排豐富一些。
結果發現,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被擠到最后面,來的都是些占便宜的人。
后來她就改成了稀粥饅頭和青菜。
用的最普通的大米,煮的時候不能淘洗太干凈,要保留一些土粒。
饅頭也是比較粗糲的麥粉做的,還能吃出麥殼。
青菜保留黃葉,用水煮熟只放一點點油,一點點鹽。
這樣,飯食才能落在需要的人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