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天布施持戒,修善奉佛,得生其中,其宮殿城郭,皆百寶所成,五風運持,不令停住,環繞須彌山半,照四大洲,所謂南閻浮提日正中,東弗于逮日始沒,西瞿耶尼日初出,北郁單越當夜半,是為一日照四天下,除冥破闇,成熟萬物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其功實大。法華經中名寶光天子,即此天也。
卷之066月天
月天,又稱月天、月天子、月宮天子、寶吉祥天子。梵譯為旃陀羅、戰達羅、戰捺羅,印度婆羅門教將月神格化,居于月宮中,金剛界曼荼羅外部二十天之一,佛教護法神二十四諸天之一。
月天乃大勢至菩薩之化身,膚呈白色,騎坐三鵝,左手擋在胸前,中指彎曲、無名指、小指,右手執杖,杖頭有一半月形。居于月宮殿,有七重垣墻,七寶所成,宮中有一青琉璃做成的大輦,輦為青琉璃所成,高十六由旬(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為一由旬),寬八由旬,月天于此輦中與諸天女和合受樂種種五欲功德。其壽五百歲,子孫相承以持彼月宮。月天身有千光,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故又有千光明、涼冷光明等異名。《法華經義疏》卷一云:“復有名月天子者。注解云:帝釋輔臣也。有人云,月天子即月天也……復有經云,觀世音名寶意,作日天子;大勢至名寳吉祥,作月天子。”
古印度月天原為男性形象,在佛教傳入中國后,月天融入陰陽學視為陰性,日為陽,月為陰,如此印度月神女性化形象深入人們的認識世界,美貌后妃裝束,頭冠中嵌滿月,月中現兔形。
卷之067韋馱天
韋馱天,又稱韋馱尊天菩薩、三洲感應菩薩、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韋陀天、韋將軍、韋天將軍,南方增長天王屬下八神將之一,佛教護法神二十四諸天之一。
韋馱天,原為印度婆羅門教之天神,初流行于南印度,五世紀始傳到北印度,后被佛教吸收為護法諸天之一,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之代表之一。傳說釋迦牟尼佛涅磐后,諸天神與天王商議火化遺體,收舍利建塔供養之事。時帝釋天手持七寶瓶,曰佛陀涅磐前答應給他一顆佛牙,所以他必須先取下佛牙回去,建造塔寺供養。當時有一羅剎鬼躲在帝釋天身旁,乘人不備,盜去佛牙舍利。韋馱天一見艴然大怒奮起直追,霎時將羅剎鬼抓獲,取回舍利,諸天和眾王紛紛夸獎韋馱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故韋馱天被尊為護法菩薩。受佛陀敕鎮護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三洲。韋馱天后被漢化,雙手合十,橫杵于腕上,直挺而立之中國武將,此將姓韋名琨。
卷之068堅牢地神天
堅牢地神天,又稱地天、牢地神、用地神、堅牢地神天、持地神堅、地多大神,梵音譯為比里底毗,大地女神,十二天之一,佛教護法神二十四諸天之一,掌大地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