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白抱著書來到一處半封閉的閱覽區。
當他坐下時,椅背自動調整成最貼合的弧度。
《龍》的封面是某種生物的真皮制成,觸摸時能感受到細微的鱗片紋路。
扉頁上用金線繡著一段立體文字,手指拂過時會微微發熱。
[‘龍’,指一類生物的名稱,也是一種強大的自然屬性,任何蘊含完全‘龍屬’的生物,都可以被稱作龍。
有些龍能司掌四時雨露,鱗片落地便化作溫潤的靈玉,龍須離體則生長為千年老參,它們游走于云海之間,吐納成風,眨眼為電。
有些龍棲息在熔巖深處,鱗甲上流淌著永不凝固的金色火紋,它們每三百歲便要飛越九重天穹,在烈日中淬煉身體。
有些龍遨游在九天之上,終身不會和地面接觸,死后的身體會化作一片獨立的小世界。
而如今,這般神異的生物,也終究敵不過那席卷世界的濁流——污染。
污染的浪潮接連不斷。
龍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大量的龍在不斷遷移中死亡。
龍最后的遷徙之地是極光平原,濁世之劫之后,極光永暗,龍幾乎死傷殆盡。
兩百年前,最后的龍王向新世求援。
當世最強的兩柄終末之劍一同支援極光平原。
那一戰,天地失其序。
之后,極光平原更名為永恒凍土,再無任何生機。
僅剩的龍在新任龍王的帶領下,藏匿極北焦土,建立龍庭。
天傾457年,新任龍王親臨聯邦,折斷一支龍角贈與議會,與人類簽訂《人龍之盟》。
《趨惡的人性》
扉頁上有兩行字。
[人性的綻放,是從美好到腐爛的過程。
[享受它的燦爛,就必須要接受它的腐爛。
善意之光最璀璨時,其陰影也最為濃烈。
那些至善的瞬間。
往往在惡的土壤里開得最為絢麗。
人性是趨惡的,但并不完全是。
人只是想過的更好。
管理者如果無法滿足人對‘更好’的追求。
那就必須接受趨惡的現象。
并給‘惡’留下足夠的空間。
方白從未如此沉下心的去看一本書。
書頁間的文字里流淌著冰冷的智慧。
昨晚上的經歷讓他有些復雜的情緒產生。
這本書里的內容,好像給了他答案。
這本書大概是說。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
但世界上,一定是壞人更多一些。
因為生活在底層的人更多。
方白的指尖停在最后一段話上看了很久。
[我們譴責黑暗中的行徑,卻很少質問是誰熄滅了光,當一個人必須踩著他人才能呼吸時,審判其腳下的血跡何其容易,而看見其頸上的枷鎖又何其困難。
[真正的惡,不是為生存而弄臟雙手,而是讓世界變成必須弄臟雙手才能生存的地方。
[身不由己的惡雖然不是真惡,但很多時候,假惡也是惡,需要祛除,偽善也是善,值得贊揚。
方白的意識漸漸沉入一片混沌的迷霧中。
他的瞳孔微微擴散,書頁上的文字仿佛化作游動的黑蛇,鉆入他的眼底。
外界的光線漸漸西斜,他卻渾然不覺。
當意識重新回歸時,圖書館已浸在幽藍的夜色里。
方白眨了眨酸澀的雙眼,突然感到體內回路傳來異樣的震顫。
回路中,已經有三個閥槽變成淡金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