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緣想了想,率先開口。
“我支持以情感為主題和主打的月刊。這類型的期刊在國內目前仍是空白狀態。”
“對,沒聽說過。”
“壓根沒有。”
賴心善舉起筷子,道:“情感向的,應該更受歡迎。我看過讀者的一些來信,基本都是討論情感或家庭的小說。至于那些懸疑類,科幻類的,反而比較少見。”
“我支持!”李琳舉起手,“不管是愛情小說單本,還是家庭或愛情為主的月刊,我都覺得能賺大錢。大家沒去過港市那邊吧?我去過,也去過那邊的雜志社和報社。那邊的連載小說,不管是武俠還是愛情,都非常受歡迎。很多讀者都搶著買報紙,就是為了看連載小說。”
“國內應該也喜歡。”林新月附和:“小婉的武俠連載也是火熱得不得了。”
黃河水忍不住問:“這樣的話,咱們可能得增加三五個人手吧?”
“要。”江婉道:“可以招聘。在招到合適人手前,大家要辛苦一些,該頂上的時候就頂上。”
“這個沒問題!”
“反正下班也沒事干,留下加班還有加班費可以領。”
“我無所謂,只要能包吃包住就行。”
“哈哈!”
江婉再次揚了揚手,眾人再次安靜下來,等待她的繼續。
“咱們出版社剛剛起步,不能跨太大步伐,得一步一步來。我的意思是先多一個小組,再看情況逐步增加。所以,這兩個小組只能二選一,暫時沒法太貪心。”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誰都沒率先開口。
江婉催促:“如果你是讀者,你是要單買一本小說,還是固定買期刊?”
“我來吧。”王偉達舉手:“我……我更喜歡單本小說。拿到手以后,一下子就能看完,順利讀完一個故事,仿佛跟著主角活了一回。期刊的故事太短,有些還要連載,一次兩次看不完,撓心撓肺的等著,等著等著甚至太忙忘記了。”
“我……我選期刊。”一旁的林叢低聲:“期刊大部分故事都是完整的。單獨一個故事本,不一定能像社長的書那么受歡迎,是需要印刷成本和其他成本的。”
“附議。”黃河水舉手:“我覺得林叢說得在理。愛情小時可能受年輕人喜歡,但青老年不一定喜歡。要付稿費要印刷成本,而且還不一定賣得出去,會有一定的投資風險。普通作者的寫作水平跟小婉沒得比。她的書能賣得好,其他作者可不一定。”
“是啊!”林新月附和點頭:“受眾偏小,而且會有投資風險。小婉的寫作水平已經趨于成熟,不必擔心賣不動。她第二本是越賣越好,現在很多讀者都在討論這本書,每天都有一大堆信寄來出版社。這是極好的開頭,但不一定能一直延續下去,除非一直都是小婉執筆。”
“就賣我一個人的書?”江婉搖頭:“那可不行。我的寫作風格大同小異,讀者遲早會有審美疲勞。作者來稿篩選,爭取百花齊放。”
“這跟大海撈針沒區別。”李緣道:“能寫得好的作者不多,好作者的作品還不一定都是受歡迎系列。”
“那是。”江婉點頭:“這正是我擔心的點,怕耗費太多的精力在征稿和選稿上。所以,我選的是中篇小說,幾萬到十萬字不等。”
“還是不行。”黃河水解釋:“哪怕范圍變小了,字數也少了,作者投稿的數量還是不可能多。”
“對。”賴心善苦笑:“這類型的小說一般只有年輕女作者寫,不然情感會寫得不夠細膩。女性偏保守些,沒情感經歷可能寫不出來刻骨銘心的愛情,所以能寫好的可能性偏低。”
李緣點點頭:“在征稿第一個環節上,已經偏難了。”
“那算了。”江婉很利索選擇第二個,“那就以愛情和家庭為主的月刊吧。”
賴心善點頭:“征稿會容易些,尤其是家庭方面的——能寫的芝麻綠豆事多不勝數。”
“附議。”李琳解釋:“這方面哪怕獵奇一些,也會有一大堆讀者。每個人都離不開家庭,社會的基礎單位就是家庭。讀者多,作者也會多,征稿起來會容易些,篩選好作品的可能性也高。”
林新月舉起手,附和:“我也支持這個。我偷偷說一下我自己的情況,可能有些丟臉,還請大家不要見怪。之前我提前退休,生活上有些拮據,便不停寫稿子往各個期刊和報社投稿。我的稿子寫景寫心情寫什么的都有,但能被看中的唯有幾篇家庭篇。我有家庭,還經歷過結婚離婚,故此對家庭有更深更貼切的感受,故此寫出來的作品更會有血有肉些,情感方面更容易引起讀者共情。”
眾人都先后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