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想了想,問:“上次您說他和他的家人一起過來——是指他的父母或其他親人嗎?”
“是。”李緣解釋:“他的父母尚在,還有他的一個妹妹,一直都跟著他一塊兒生活。他今天給我打電話,除了說大概到京都的日期,還想跟我商量一件事。”
“關于他家人的?”江婉猜測。
李緣點點頭:“不錯,關于他妹妹的。他希望她妹妹能來我們這邊上班。”
“哦?”江婉認真問:“有相關工作經驗沒?”
“有。”李緣低聲:“她文化程度不算低,是中專畢業。她畢業后,肖恒親自給她安排工作,特意選了文化部門。她曾在文化單位工作過幾年。后來,她的婚事遭到父母強烈反對,戀人不得已遠走他鄉。從此她就一蹶不振,沒有繼續上班,每天渾渾噩噩過著日子。不愛說話,也不愛出門,安靜干活做家務看書寫字,跟一個工具人似的。”
江婉聽得皺眉:“精神方面的問題?”
“看過醫生。”李緣皺眉解釋:“都說是情緒不好,休養休息就行。她沒任何過激或傷害行為,精神上也沒什么損傷,一切貌似如常。按中醫的說法,她是傷心過度,導致心脈受損,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更沒什么欲望或追求。你肖師兄沒少操心,一直帶她就醫,可惜都沒什么成效。”
江婉忍不住問:“她那個戀人追不回來了?沒想過‘解鈴還需系鈴人’嗎?”
“人家早已成婚生娃。”李緣搖頭嘆氣:“姻緣一旦錯過,就很難再續前緣了。”
江婉很為對方不值,問:“哪怕知道對方結婚了,她的病情仍沒好轉?仍自暴自棄?”
“一模一樣,毫無起色。”李緣仔細想了想,“算起來,也有六七年了。”
江婉問:“幾歲了?這姑娘?”
“三十來歲了。”李緣答:“比你還要大一些。她的病情一直沒起色,每天都懨懨的。肖恒想調過來京都的原因,一部分是為了我,為了幾個師兄弟能湊近些,有機會互相照應。一部分原因便是為了這個妹妹。”
江婉苦笑:“由此可見,肖師兄兄妹倆都是癡情專一的情種。”
“他家都是情種。”李緣無奈嘆氣:“他的叔叔當年也是廣為流傳的典型癡心漢。他和他的愛人青梅竹馬,都是出身不錯的高知識分子。從同學到同事,婚后恩愛非常,羨煞身邊所有人。可惜啊……他的愛人難產去世,他咆哮大哭后,跳崖自殺了。”
江婉聽得一陣心顫,問:“難產去世?孩子呢?”
“一尸兩命。”李緣答:“本該是歡歡喜喜等待新生命,最終等不到,卻等來了噩耗。他安葬好妻子后,便爬上山跳崖,連一個字的遺言都沒有。”
江婉嘆氣:“看來,他們家是深情刻進血脈的家族呀。不過,既然知道兒女們都專情,為什么還要阻攔他妹妹跟她的戀人?”
“這……我也不便問起。”李緣搖頭:“當年小肖寫信給我的時候,只說了這些。沒想到都過了六七年了,他妹妹至今仍走不出來。”
江婉苦笑:“肖師兄不續弦也沒再找對象,不也是癡心一片嗎?只不過,他妹妹沒他那般堅強,連心氣都沒了。”
“是。”李緣解釋:“他說本以為時間久了,慢慢就會痊愈。誰知,她至今仍不怎么愿意踏出家門,不愛說話,就愛呆呆愣愣坐著躺著。肖恒擔心她永遠走不出來,所以想趁機給她換換環境,看看能否來我們這邊工作,讓她多接觸人,多接觸新環境,從而改變她的精神面貌。”
江婉“啊?”了一聲,問:“肖姐肯嗎?如果肯的話,咱們這邊不愁沒活兒呀。”
“不知道。”李緣道:“肖恒說了,他會努力勸他妹妹的。他父母年輕的時候有單位,有一些工作補貼能領,不用愁什么。但他妹妹還年輕,不應該整天跟老人家一般躲家里養老。”
“只要這位肖姐愿意來,其他都好說。”江婉道:“倉庫那邊的對接還少一個人,就她吧。”
李緣微愣,有些為難問:“……沒其他職位了?你不是說下半年還要開設愛情小說組嗎?”
“是。”江婉答:“不過那是下半年的安排,暫時還不夠人手開設。而且,咱們還需要時間了解這位肖姐,看她究竟適合做什么。”
“倉庫對接的話,會不會太辛苦?”李緣解釋:“肖恒的妹妹我見過幾次面,瘦得很,一副弱不禁風的嬌女子模樣。倉庫那邊偶爾需要搬書,可能對她來講太重了些。”
“不適合也得努力適應。”江婉道:“師傅,聽您剛才這么說,這位肖姐她長期不跟外人交往,不愛社交也不愛說話。驟然讓她出門工作,還得跟辦公室的其他同事公事干活,扎堆在密集的人群中。她極可能會不習慣,甚至會一走了之,重新躲回家里去。”
“也對。”李緣連連點頭:“你分析得很有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