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范祥杰領著十萬兵馬倉皇逃離昆侖山,途中還寫了一封六百里加急,將昆侖山之事詳細稟報給宋哲宗。
他回頭看向已經快看不到影子的昆侖山,不知為何,心中那股恐懼卻如影隨形一般始終縈繞不散。
“走”范祥杰打了個寒顫,一刻也不想停留,快馬加鞭的朝著東京汴梁奔去。
昆侖山一戰終究傳入中原,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當這一消息傳遍中原,整個中原大地死靜一般,毫無聲音,甚至連一絲質疑的聲音也無。
少林寺藏經閣,掃地僧看著兩團暗影之中的兩雙眼睛,臉上惆悵堆積,眉尖微微顫抖,似早已料到了什么,而今那消息傳來,只不過是驗證了自己心中所想。
“少林啊少林啊”掃地僧搖著頭緩緩離去,頂層之上只余斜陽夕照,還有兩雙各自忌憚的眼睛。
其中一人淡淡道,“你的好兒子,居然投靠了通天”
“如若不然呢似你一般,讓自己兒子死在通天手下”另一人反駁。
“通天涉世太深,并非仙人道。”那人繼續道。
“仙人道你可太小看他了。”
話音落下,只見頂層上的暗影之中忽的伸出一雙手,那是一雙滿是傷痕的手,此刻緩緩伸入余暉之中,那雙眼睛看著手掌竟浮現一絲笑意。
而后只聽頂層之上傳來一道笑聲,“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
大宋朝廷,東京汴梁
宋哲宗癱坐在龍椅之上久久不能言語,下方文武眾臣早已拜叩在地,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宋哲宗的手里拿著一封奏報,正是范祥杰六百里加急傳回東京的昆侖奏報,上面詳細記述了通天在昆侖山的一言一行。
而且,宋哲宗還已經收到段譽東行進入中原傳道的消息。
“他是想坐龍椅啊”宋哲宗忽的一聲大喝,站起身來將手中奏報仍在大殿之中,“說你們說如此大逆不道之輩,為什么能活到今天”
宋哲宗已經完全崩潰了,范祥杰十萬大軍在他面前面都不敢露倉皇逃走,少林派四大玄僧更均死在他手下,還有什么能阻止他
還有什么
皇帝始終只是一個凡夫俗子,面的來勢洶洶的通天教主絲毫沒有抵抗力,朝廷大軍在通天面前也如同兒戲,他還能怎么辦
“傳旨,朕要親自拜見通天教主”也不知過了多久,龍椅之上的宋哲宗終是搖首嘆息,臉龐之上滿是倦色。
消息傳出,舉世震驚
皇帝要親自拜見通天教主
大宋皇帝居然屈膝拜見一教教主
通天也太逆天了吧
相對于之前的沉默,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隕石砸落進了大海之中掀起磅礴巨浪瞬間席卷了整個中原武林。
世人皆知宋哲宗向來不干涉武林之事,而今卻要親自去拜見通天教主,關鍵是“拜見”兩個字,這等同于宋哲宗承認了通天比自己地位更加尊崇
中原武林,大街小巷,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江湖俠客,一時間他們所談論所討論的均是這一次兩大王者的對話。
只是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宋哲宗這個皇帝在通天眼中,或許還算不上一個王者。
而通天呢
他并不是一個王者,用截教的話來說,他只是一個入世修行的道士。
就在宋哲宗準備啟程前往昆侖山拜見通天之時,段譽已經到了京城。
段譽的身份是通天教主首席大弟子,進入京城之時全城歡頌,舉城沸騰,百姓們紛紛涌至城門恭候,一時間整座京城十室九空
“請通天教主大弟子段譽進宮面圣”即便宋哲宗用了“請”這個字,但他仍放不下自己乃是皇帝的面子,“進宮面圣”四個字已然可以看出其心中尚存僥幸。
寶馬香車緩緩而行,沿路魚龍舞,歌聲蕩漾,段譽第一次體驗到了什么叫有排面,而且還是大排面
主要是大理國在段正明,段正淳的領導下一直以勤儉節約為治國之本,王室出行根本就沒什么排面。
但而今掛著通天教主首席大弟子的稱號之時,段譽總算對大排面有了深切感受。
“這才是人間仙境啊”看著沿街住紅酒綠鶯歌燕舞,段譽第一次對一個地方生出一絲不舍,但他心中明白,這只不過是教主心中萬千世界中的一個。
身后千萬截教弟子緩緩相隨,一行人停在了皇宮門前,而在遠處,無數百姓圍觀,氣氛熱鬧異常。
“陛下有旨,道長可乘車入內”內廷總管站在皇宮門前尖聲喊到。
“這皇帝,真是太懂事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