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死了。
蕭遠山呆呆的看著跪在通天面前的慕容博,他死了。
死是什么
蕭遠山曾在數十年前經歷過一次,當那次他抱著妻子的尸體跳入懸崖的時候,他第一次感覺到離死亡是那么的近,只不過那時候的他腦中沒有任何感覺,只是一片茫然。
所以蕭遠山并不清楚死到底是什么,一種解脫一種歸宿或者說只是徹底的消失
不。
通天告訴他,“死,只是沒必要再繼續存活。”
一個人若不想死,那就必定要找到自己繼續存活的意義,如若不然,那跟死,沒什么區別。
蕭遠山還不想死,所以他果斷的找到了繼續存活的意義,加入截教,壯大截教
對于他的這份識時務,通天還是很樂意看到的,他跟他兒子一樣,對截教,他們不會有什么異心。
“教主,你的身體”王語嫣還是有些擔心通天的身體,畢竟剛才通天那狀態著實嚇了眾人一跳。
通天聞言,白眉微挑,臉上露出一抹燦然,“無礙。”
仍舊是簡單的兩個字。
在旁人看來這兩個字或許只是安撫,但熟悉通天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字代表著通天無與倫比的大道,世間一切磨難在通天眼中,都僅僅是無礙,其中也包括那盤踞甚深的道傷。
通天轉頭看向那一直未曾停下的掃地僧,剛才那一戰,在慕容博死之前,通天也從道傷復發之中體會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感覺。
那不是死,而是一個凡人所要經歷的道。
這種一百年便會輪回的道正如那每天東升西落的太陽,如此循環,往復不止,不知盡頭,不知初始。
佛家講究因果循環,天道輪回。
但在通天看來,何為因何為果不過是世人自擾罷了。
在通天的世界里,沒有因,也沒有果,他一個人,便是整個世界
“你覺得呢”通天的聲音在藏經閣外淡淡響起,但卻如驚雷一般在眾人耳邊炸響,振聾發聵,引人深思。
蕭遠山在藏經閣藏了數十年,早已對佛門法理知之甚多,有些可以說造詣頗深。
但在聽到“何為因,何為果”之時,仍舊忍不住愣了半晌。
倘若有因必有果,那因是是否就是初升的旭日,而果便是即將落下的夕陽
今日的因果是否就是明日的因果
今日的因果為何沒有影響到明日的因果
在歲月長河之中,他們所謂的因果是否只是驚鴻一瞥又是否只是輪回而已
蕭遠山未曾明白,他以為自己已經參透,可到頭來,參不透的卻始終是自己。
他以為自己已經放下恩仇,然而當得知慕容復便是自己殺妻仇人的時候,他心中的那份淡然的執著卻再度被勾起,內心復仇的火焰也再度燃燒。
這是否也是因果
掃地僧并未回答通天,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正在糾結因果無法自拔的蕭遠山,“蕭施主太過執著了。”
話音落下,那掃地僧將手中掃帚忽的往前一探便要往蕭遠山的肩膀上搭去,但不料卻在半途被通天一手抓住了。
“通天教主何意”掃地僧問到。
通天搖頭笑道,“執著豈非也是一種因果”
聞言,掃地僧面色一怔,卻是將那掃帚放了下來,“教主道法精深,今日想必不是為了與小僧論道而來的吧”
掃地僧抬眼看向藏經閣外的少林弟子,雙手合十道,“我佛慈悲,眾生皆苦,渡人渡己,超脫輪回。”
沒有讓通天失望的是,掃地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其他和尚當真不一樣。
只是他的佛理在通天看來卻十分可笑
“你佛慈悲可以見得眾生皆苦何以見得渡人渡己何以見得超脫輪回,妄言妄語”
這便是通天為什么要滅了佛教的根本原因。
倘若因果還有待商榷與理論,那么佛主慈悲,眾生皆苦便實在是無法容忍。
西天那幾個佛什么樣子通天心中了然,他不說,那是怕嚇著這些塵俗之人,他們沒有親眼見過的,沒有親身經歷,便無法感知。
但塵世的一切卻實實在在的就在眼前,少林寺的弟子能夠感知,鐘靈等人能夠感知,掃地僧能,通天也能。
何為眾生皆苦
倘若世間一切都是苦楚,整個世界就是苦海,人生在世的意義在哪里
佛法云,超脫輪回。
通天忍不住一笑,道“騙人騙己屬你們佛教最有心得。”
佛法云,只要還在六道之中,那便永遠都是疾苦。所以要跳出六道之外,超脫輪回之中。
然而只有通天心中最清楚,佛教的所謂輪回,那根本是不存在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