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死了。
剛入秦王宮沒多久就死了。
被抬出來的時候,楚國的隨行人員瞬間就崩潰了。
剛才好端端一個人走進去,怎么這會兒就抬了個尸體出來
項梁大將軍鬧著玩呢
“大將軍死了”
秦王宮門口頓時炸開了鍋,不少人盯著秦王宮目眥欲裂,也有不少人一言不發的看著項梁的尸體。
李斯淡淡的看了眾人一眼,“滾吧。”
消息一經傳出,七國沸騰。
秦國自然是不必說的,前幾位秦王都是手段強硬的主,然而如今這個秦王,沒想到更是霸道,管你什么將軍,先殺了再說
一時間整個秦國都沉浸于自己國君手腕強能硬震懾周鄰的自豪氣氛中,不少地方更是對秦王朝拜晚扣,感謝秦王為秦國所做的一切。
靠秦國最近的韓可就沒這么高興了,韓王聽到這個消息后立馬就懵逼了,這個秦王是要搞事情啊而且還要搞大事情啊
韓毗鄰秦國,秦王要搞事情不是第一個拿韓開刀嗎
剛一收到消息,韓王立馬召集文武群臣進行商議,該如何面對此次事件。
此時的韓之中,姬無夜可以說權傾朝野,雖然韓非與衛莊在軍餉案上狠狠的讓姬無夜出了點血,但那根本不能治本。自韓非與衛莊離開韓以后,韓的軍政大權基本都落在了姬無夜的手中。
“大王,此次秦王斬項梁,看起來是挺嚴重,但大王仔細想想,秦王這么做到底是為什么”
姬無夜知道秦王的目的,他與羅網在韓內有著密切的合作。
韓王不僅疑惑,連忙問到為什么。
姬無夜嘴角上翹道,“秦王一怒之下斬了項梁,看起來好像是在與楚國宣戰,其實并不是,秦王這是在拖時間,此乃緩兵之計。”
“緩兵之計”韓王更加不明白了。
韓朝中的一桿文武大臣們也是不明所以,這怎么看都像是秦王在挑釁楚國,怎么就成了緩兵之計了
不少人更是對此議論紛紛,雖然不敢明著說出老,但小聲議論一兩句還是可以的。
姬無夜的目光掃過朝堂,朝堂立時安靜了下來,只聽姬無夜道,“秦王怒斬項梁,手段之強硬,行動之敏捷當世再無第二人。楚王又是出了名的多疑,雖然這件事表面上是秦王在挑釁楚國,甚至向楚國宣戰,但楚國敢接嗎楚王敢接嗎在六國大會上,楚王是如何打算的,大王心中恐怕比臣明白吧。”
六國議會之上,楚王,齊王都同意與秦國開戰,他們的勇氣來自于哪里
不就是因為他們兩家離秦國較遠么秦國的兵鋒不會第一時間指向他們。
楚王與齊王的打算可謂人盡皆知,他們就是想著讓秦國先與韓,趙,燕打起來,而齊,楚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此時此刻,就算秦王怒斬項梁擺明是在向楚國宣戰,楚王他有膽量接嗎有膽量向秦國出兵嗎
他不敢。
“再說回秦王,如果他不知道楚王是個什么樣的人,他還會如此毫無顧忌的斬殺了項梁嗎他也不敢。換句話說,他就是因為知道楚王不敢接戰,所以才斬了項梁,將浮游宮那群人繼續扣著,拖延時間,讓其他國家不敢再向秦國要人。”
姬無夜的一番解釋讓韓文武皆是恍然,他們紛紛表示同意姬無夜的觀點,認為這真的是秦王的緩兵之計。
韓王一聽之下這才放下心來,點頭道,“原來如此看來是寡人多心了”
姬無夜躬身道,“大王,此事乃是秦國與楚國之間的事,我韓沒必要去才摻和,就讓他們兩家去互相撕咬,咱們等著看好戲就行。”
他的觀點得到了韓王的極力贊同,韓王本就是個膽小怕事之人,一度認為韓只不過是秦國的一個附屬國,所以秦國說什么,他都義無反顧。
姬無夜不想就此事發表任何言論,也不想就此事進行任何動作的主張恰好迎合了韓王的一貫作風,兩人一拍即合,這件事就當作沒看到。
韓文武一見大王和大將軍都是這種態度,他們還敢說點啥
散朝之后,姬無夜回到府邸之中后當即召來門客,讓他們也來說說此次秦王怒斬項梁的原因以及后果。
最后這些門客為了討好姬無夜,將姬無夜的想法看作未卜先知,一通阿諛奉承,極盡諂媚之能事。
韓非就在韓,負責羅網與姬無夜的夜幕進行配合。
原本韓非打算徹底鏟除姬無夜,但羅網與夜幕的合作,韓非不得不將個人恩怨暫時放下。
此時聽到秦國傳來的消息,韓非第一時間感覺到要變天了。
他不似姬無夜會去胡亂猜測通天的想法,但他能夠從這件事中清晰的感覺到通天正要噴薄的怒火。,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