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想殺一個人,哪里需要等上三個多月
這不是他的風格,更不是他的目的。
只聽通天對著這剩下的三十多人道,“回去告訴你們的人,寡人要一統的不只是六國,還有諸子百家”
言罷,通天擺手示意張良等人可以走了。
這一下讓張良與高漸離都是一震,他們萬沒想到通天居然會放他們走
一時間所有人都懵逼了,完全不知道通天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就這么走了
都不需要打個報告什么的嗎
這又是鬧的哪出啊
張良此刻心中只有一萬個為什么在澎湃,眼前的通天在讓他無法看透,他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前好像被蒙上了一層白紗,朦朦朧朧的世界讓他感到無比困惑與詫異。
可是既然秦王已經放話,那自己到底要不要走呢
不走是龜孫子。
通天言出必行,說放他們走便絕對放他們走,沒有任何一絲為難。
浮游宮中沒有選擇加入截教的江湖人士在蓋聶的帶領下離開了浮游宮,離開了咸陽,四散進入天下六國之中。
而當他們回到江湖之中才發現,這個世界已經完全變了。
六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兩百多萬將士列陣而待,隨時都會進行進攻
函谷關外,六國大將齊聚一堂,商議攻秦事宜。
齊國田光,楚國項燕,燕國樊玉漆,趙國趙顯,韓姬無夜,魏國典離。
六人之中,有四個身后都有諸子百家的身影,田光乃是農家俠魁,身后農家勢力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遍布齊楚兩國,甚至連燕國也已經滲入。
而項燕的兵家便不用多說,這一脈雖然人少,但每一個都是可以獨當一方的大將。
姬無夜的夜幕在與羅網合作之后開始快速發展,此刻已經完全掌握了韓大權。
而典離的披甲門在四人之中看起來最為弱小,但披甲門世代效忠魏王,在魏國的地位絕對不輸于夜幕在韓的地位。
于是乎樊玉漆與趙顯幾乎就沒了話語權,即便他們一個代表的是燕國,一個代表的是趙國,但在其他四將面前,這兩人根本不值一提。
“此次戰役的指揮權,本將以為交給項燕將軍最為合適,諸位一位如何”田光得了齊王的指令,“心甘情愿”將此次指揮權交給項燕。
齊王的意思很明顯,此次大戰,六國議會已經商議過了,只要贏了此次大戰,秦國的土地分配幾乎已成定局,所以誰指揮打贏這場戰役對于齊國而言根本就不重要。
但倘若此次大戰被秦國贏了呢
齊王并不想背鍋,他決定在開戰之前就把鍋甩給楚國。這是齊國一貫的作風,事先明哲保身,事后再來分說。
不過負芻也并不傻,他與齊王知根知底,哪里會不知道齊王心里在想什么,臨行前再三交代了項燕,無論如何也不不能接下指揮權。
贏了,誰指揮的并不重要,輸了,誰是指揮者就要擔當重責。
這個看起來很是吃香的指揮權,一時間竟無人敢接。
項燕很委婉,他表示在場的都是六國大將,哪有自己一個人全權指揮的到底。
田光一聽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聞言并未說什么,只是將目光轉向了姬無夜與典離。
韓魏乃是挑起此次戰火的領頭者,既然齊楚兩國都不愿全權指揮此次大戰,那就只能看韓魏兩國的了。
“項將軍哪里話,將軍乃兵家首領,對于御兵于沙場乃是家常便飯,若你都無法全權指揮,我等更加沒有這個能力了。”典離是個聰明人,從當初放通天安然通過魏國就可以看出,他并不似他的弟弟典慶一般魯莽,兩人雖同出披甲門,但典離的腦子絕對比典慶好使得多。
姬無夜也看出了這個指揮權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簡單,聞言當即表示贊同,“典將軍所言甚是,項將軍可以說是兵法大家,由你來全權指揮此次大戰,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韓魏兩國也都表示由項燕來全權指揮此次戰斗,一時間幾人都將目光擊中在了項燕臉上,看他如何做法。
一般來說,如此形勢下,項燕已經是騎虎難下,這個指揮權他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可讓其他五人都沒想到的是,項燕竟微微搖頭,“如此重任,恕項燕有心無力。”
他把話說明了,無論如何不接。
六國聯軍已經抵達函谷關,眼看隨時都會發起進攻,然而令人萬沒想到的是,事到臨頭居然沒有一人敢接此次大戰的指揮權
這叫什么
特么的我們都擺好了姿勢,你們就給我們看這個
領著兩百多萬大軍在函谷關外曬太陽
消息一經傳出,函谷關內的秦軍士兵俱皆捧腹大笑,指著關外的兩百多萬大軍一陣嘲諷。
“干脆都回家種地去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