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的雅寧書院上,蓋聶站在冷風中等待著。
他很少去等待什么,因為這世間本沒有什么是值得他去等待的。
只是蓋聶一直在思考師父的話,他還記得師父在教他縱橫劍術時曾告訴過他與衛莊的話,下一世,將是他與衛莊的天下
然而時至今日,他已經擁有劍圣之稱,可是他依然不明白師父的意思。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
很有可能是此刻正在舉行開教大典的秦王的天下。
或許也只有他,才能稱霸整個天下。
可是,倘若當真如此,那師父的意思究竟是誰
這個問題,他想不明白。
今日他要等的,是衛莊。他想不明白的問題,衛莊可能想的明白。
衛莊從韓回到咸陽,還未去參加開教大典,便收到蓋聶的傳信,讓他來雅寧書院碰面。
衛莊是想加入截教的,至少不用待在羅網聽一個宦官使喚。
“師兄的意思呢”他想知道蓋聶是否愿意加入截教。
蓋聶搖頭。
他們雖然離開了鬼谷,但他們終究是鬼谷一脈的傳人,倘若如此簡簡單單便背離鬼谷加入截教,豈不是會讓天下人恥笑
衛莊皺眉道,“秦王胸懷天下且神通蓋世,若他來一統天下,我相信世間所有百姓都會安居樂業。”
蓋聶反問道,“你怎么知道”
“什么”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蓋聶頓了頓繼續道,“你怎么知道秦王一統天下后百姓就會安居樂業你怎么知道百姓們的疾苦你嘗過他們所受的疾苦嗎”
“師兄什么時候也學會了道家與名家的調調。”
道家的理論基礎乃是天下人公認的嚴謹與哲學,而名家的辯論乃是天下人都無法企及的巧言,這兩家合二為一,這世上只怕無人能說得過。
不過這種調調并不是鬼谷相傳,衛莊詫異的是蓋聶什么時候學會了這種調調,在他心中,蓋聶一直都是一個灑脫不羈之人,并不會去研究別人的真理,更不會與人爭辯什么。
蓋聶聞言道,“你發現沒有,秦王要的不只是這個天下。”
“那是什么”
“從截教到諸子百家,從秦國到整個天下,秦王不太像一個君王,倒像是一個來自九天之上的人。”
“九天之上”
衛莊徹底迷惑了。
他雖然能明白秦王的野心頗大,不只是一個天下就能讓他滿足的。但他不明白的是,秦王的這種野心如何能說明他是來自九天之上。
難道說一個人的野心大就能被別人另眼相待嗎
似乎不能。
秦王的所作所為雖然與這個世界的風格有些出入,但正是因為如此,秦王才有一統天下的理由,不是嗎
蓋聶解釋道,“秦王的眼睛里并不在乎這個世界。”
“為什么”衛莊大驚。
“你沒見過他藐視一切的眼神,在那種眼神中,這世間任何事物在他眼中都不過是云煙,轉眼破碎而他絲毫不為之傷心。”蓋聶想了想繼續道,“他好像并不是為了消弭世間戰亂而一統天下,更像是為了別的什么目的。”
“還能有什么目的”衛莊反問道,“一個君王,若不能以一統天下為己任,這樣的君王豈不是都如燕王喜,趙王丹之流”
衛莊以為,通天以一統天下為己任正是因為他的出眾與特別,而是否是為了消弭世間戰亂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并不是過程。
可是蓋聶并不這么認為,他道,“如果他別有目的的一統天下,那你我對他的追隨豈不是顯得毫無意義”
“你還是太在乎過程。”衛莊嘆了一聲。
他知道自己的師兄是什么性格,從小便十分在乎過程,無論是練劍還是習文,他最享受的是完善自己的過程,而不是享受完美的自己這個結果。
這讓衛莊很是無語,為什么要去在乎過程
如果結果是既定的,過程怎么樣又有什么大不了
就正如秦王一統天下,只要這個天下在他的領導下再沒有戰亂,又何必去管他當初是以什么樣的目的統一的天下
要意義
難道為百姓求得安寧便沒有意義了
個人的意義難道比整個天下百姓的意義更為重大
“可是你想過沒有,秦王創立截教,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蓋聶終于道出了這句話。
如果秦王一統天下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消弭戰亂,那他創立截教的目的又會是什么
傳道,讓天下所有人都為他傳道,從而讓他登上一個至高無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巔峰之位
他一統天下只是為了讓截教更為順利的在這個世界傳道
“不可能”衛莊當即否認,臉上有些怒氣,“他為什么要傳道他又不是神,又不是”
話到后半截,衛莊忽的怔住了,呆呆的望著蓋聶,吞吞吐吐的道,“他他是九天之上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