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宮,黑色肅穆的秦王宮在此刻盡顯低沉與冷清,偌大的宮殿內只有三人,彼此間呼吸可聞。
“你們終究還是來了。”通天對這兩人的失望從他們第一次離開咸陽開始,便已經有了。
他失望的是這兩人與自己相交多年,卻始終無法明白自己的志向。
就如同一個你本以為對自己很熟悉的人忽的在某一天對你說“對不起,你是誰”一般失望。
那種從內心深處涌起的失落雖然可以控制在情緒之中,但卻會隱藏在心里面,直到某日揭開,觸目驚心。
他們終究還是來了。
當通天第一次見到燕丹之時,當通天第一次見到阿軻之時,他便知道,這兩人的宿命與自己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所以他決定留在濮陽,留在公孫府。
不求別的,通天只希望通過這十年的感情去淡化他們腦中根深蒂固的舊時秩序。
如果非要有殺戮,通天希望那是對外,對其他六國,而不是他們。
可是而今,他們還是來了。
他們不僅進入了咸陽,而且還來到了秦王宮。
“大王,別來無恙。”
阿軻抬眼看向通天,眼睛里有一股懷念,但卻瞬間即逝,而后涌現的,不過是淡漠。
對往事的淡漠,對現實的淡漠。
這種淡漠幾乎可以看作是一種悲哀,于往事的悲哀,也對現實悲哀。
盡管如此,他還是選擇了一句聽上去十分客套的問候。
別來,是否無恙。
無恙的是通天,無恙的是秦國。
明知故問的同時,阿軻也想知道通天的無恙是否會依舊如當年在濮陽鼓山居之時的通天一樣。
“你知道我們要來”燕丹與阿軻不一樣,他注重的不是通天,而是因為通天而產生的這個計劃。
可是他很疑惑,從這個計劃產生到開始執行,所知道的人不過寥寥,通天是怎么知道的
或者說,他怎么可能知道
然而通天不僅知道他們的計劃,而且還知道這個計劃的結果。
于是通天淡淡笑道,“你們不該來的,這里本就不是你們該來的地方。”
離開了,再回來。正如傷痕愈合,即便良藥及身也會留下疤痕,破鏡并不能重圓,重圓的只是鏡面,鏡心卻是永遠碎裂。
所以當燕丹與阿軻踏入咸陽的那一刻,通天便知道他們已經踏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原本通天對他們的離開雖然失望但仍舊勉強可以接受,可是當他們再度回來,通天卻不再那么認為。
“大王的意思是我們二人已經不夠資格再踏進這秦王宮”燕丹將話題轉移,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究竟是否應該回來已經不重要。
重要的是,燕丹與阿軻都知道此次回來的目的,也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出選擇再回到這里。
他問通天自己是不是還有資格站在這里,其實也是在問通天,當年情,是否已經當年清,而今剩下,不過是各自為主的信仰與追求。
阿軻也看著通天,“或許在大王眼中,我們二人早已失去與大王并肩而立的資格了吧。”
“那你們為什么還要回來。”通天并不想解釋什么,一切解釋在此刻都顯得毫無意義,更何況這世間并沒有什么事值得通天去解釋。
他也不是在問燕丹與阿軻,他只是在忍不住失望,失望這二人到了此時此刻居然還心存幻想,失望這二人至始至終都未曾明白過他的苦心。
當年讓他們進咸陽,進秦王宮,通天當真是想通過他們來震懾當時的秦國文武么
他需要嗎
他只是希望這二人能在咸陽城里找到屬于他們的一方天地,去施展他們的抱負。
因為在其他地方,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機會。
可是多年過去,他們始終沒有明白通天當初的行為究竟是何意義,反而責備通天并沒有給他們機會。
機會不在別人手里,機會永遠都只會在自己手中。
可惜,燕丹與阿軻并沒能明白這一點。
“我們二人只想對得起這個天下。”燕丹毫無懼色的道出了心中一直想說但卻沒有機會說出來的話。
他們這一輩子沒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如通天一般成為這個天下的焦點。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對這個天下存有美好的希冀,也并不妨礙他們繼續去熱愛這個世界。
以前他們未能明白什么叫天下,而今當他們轉過頭,當他們看到萬事俱休,當他們看到這世界的慘淡與悲戚,他們再不能淡然安坐于世間一角。
于是,他們回來了。
他們回到了這里,去做一件他們這一輩子唯一能夠有機會辦成的事。
“對得起天下”通天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那你們可知這天下是否需要你們對得起”
正如諸子百家一般,他們口口聲聲說為了天下黎民而不懈奮斗。可是他們卻從未問過這天下是否需要他們的不懈奮斗。,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