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第一次見到諸葛亮,那是在他第三次前去隆中草廬。
其實要怪,也只能怪劉備的命不好,誰讓他的運氣始終比曹操差半截呢
諸葛亮與郭嘉,都可謂鬼才。
然而曹操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郭嘉,劉備卻三顧茅廬這才見到諸葛亮本尊。
諸葛亮不過二十出頭的模樣,氣宇軒昂,文質彬彬,一把羽扇握收間,天地山河藏心口。
“劉皇叔三次前來,亮卻都不在寒舍,實在抱歉。”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在于他知道自己的長處,也知道對方需要自己的長處,所以他很能理解劉備三顧茅廬的倔強堅持。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長處能為他所用,劉備又怎么會如此的鍥而不舍呢
當然,這也可以看出劉備確實有求賢之心,以他的身份,即便是徐庶,荀彧之流只怕也會趨之若鶩。
只是劉備的運氣,實在是太背了。
“先生所言極是,備自離鄉而起,至今十數年,卻仍是一事無成,每思及此,痛不欲生,還望先生能給備指一條明路。”
劉備也不傻,他此番前來乃是為了求得如何破荊州之局的方法,所以即便三顧茅廬又如何只要能破了荊州之局,便是十顧茅廬又怎么樣這買賣,很值當。
“皇叔為何要為通天攻取荊州”諸葛亮的一句話徹底打破了原本的尬聊,一下子將話題拉到了正軌之上。
只聽諸葛亮道,“劉皇叔既是先皇之叔,那這漢室江山便該是皇叔之手的,通天自持手段通天而奪取帝位,但也僅僅一世而已,他既沒有了改朝換代,那便說明在他心里,漢室江山,終歸屬劉氏正統。皇叔并不是為通天攻取荊州,而是為劉氏,收服山河。”
不得不承認諸葛亮還是很有智慧的,他一眼便洞穿了荊州之局的關鍵所在。
那就是劉備的心結。
幫著通天攻取荊州,在劉備看來,那始終是幫著外人打自己人。所以他遲遲不肯下決心攻取,可如果不是為了通天攻取荊州呢
這朝,還是漢朝,這代,還是漢代。
只是當家作主之人不姓劉,所以劉備心里多少還是有些芥蒂,這無可厚非,當今天下,有這種心思的人不在少數。
然而換個角度來想,通天這一世雖然不是劉姓之人,但終歸只有一世,在他之后,這漢室江山,豈不還是在劉氏手中
“通天讓皇叔攻取荊州,便可以看出其用意。”諸葛亮搖著羽扇,面露笑意。
劉備聞言不解,“哦怎么說”
“劉皇叔請想,這荊州乃是何地”諸葛亮頓了頓接著道,“荊州之地,居中長江,北過江可取宛洛,東順江可取江東,西通巴蜀,南治蠻夷,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先生的意思是,通天皇帝讓備攻取荊州,乃是故意所為”
“劉皇叔難道不覺得嗎”
諸葛亮笑著道,“從此舉便可以看出通天皇帝乃有意將皇權交還劉氏,只是而今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能一統天下之人大多不是劉氏漢室,故此只能假他之手來一統天下,而后漢室江山卻仍舊會回到劉氏手中。”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草廬之中一時安靜。
劉備傻嗎
他并不傻,他只是執念太深。
可是聽諸葛亮這么一分析,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
通天為什么要讓曹操去攻取北邊,而讓自己來攻取如此重要的一個據點
如果不是他有心將漢室江山交還到劉氏手中,他大可親自率軍來攻取荊州,也好過讓自己如此為難。
“通天皇帝以三十萬大敗袁紹百萬之眾,而后又南滅袁紹,渡江征孫氏,其一統天下之心人人皆知,只要劉皇叔好生跟著通天皇帝,將來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啊。”
諸葛亮道出了最為關鍵的一句話,那就是好生跟著通天。
從官渡之戰,到揚州之戰,通天雖只打了兩戰,但這兩戰卻徹底將通天的名氣更打響了,也徹底將他的雄心壯志打明白了。
世人都知道通天有一統天下之心,也知道通天一統天下之勢不可阻擋。
而今劉備想要重奪漢室江山,除了跟隨通天,已再無其他辦法。
“聽先生一席話,當真勝讀十年書啊”劉備聞言大喜,當即對著諸葛亮拱手道,“備今日所得贈言必將終生受用,先生教誨,備實在不勝感激”
“劉皇叔哪里話,亮也曾為漢官,只是不為人所道罷了。既都是漢室臣子,區區之言,權當為國為民罷了。”
諸葛亮也很懂官場之道,別人捧你,那是別人的興趣。倘若自己不往上爬,別人再捧,那也是無濟于事。
他這里道自己也曾為漢官,無疑是在告訴劉備,他仍然可以出仕。
果然,劉備聞言當即請求道,“還望先生能出山,與備一道攻取荊州”
“皇叔客氣,亮能得皇叔器重,實在三生有幸。”,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