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率領荊州大軍開始朝著益州挺近,劉璋得到消息自然是慌了神。
當初官渡一戰之時他沒有來得及站邊,而今當通天把矛頭對準了他的時候,他才知道什么叫恐懼。
袁紹,袁術,孫策,孫權,這些人的下場仍舊歷歷在目,官渡之戰,揚州之戰,武昌之戰,這些戰事仍舊在耳邊回蕩,劉璋急召法正與張松前來。
“主公,降了吧,劉備怎么說也是皇叔,有他在皇帝面前說話,這益州刺史的位置始終還是您的。”
法正很早就提出投降朝廷,因為他也是個聰明人,從官渡一戰他就看出通天之勢不可阻擋,以他的能力想要一統天下那是遲早的事。
后來的揚州大戰,武昌之戰更是證實了他心中的猜測。
所以當張魯張繡投降之后,他便勸諫劉璋降了朝廷。
然而劉璋卻死活不肯,一來他并不想放棄既得利益,二來,他以為益州的蜀道可以阻止通天。
益州從劉焉起便一直在他們劉氏的掌控之中,而今已達百十年。
劉璋不愿意放棄自己益州土皇帝的想法也沒什么錯,畢竟當一個刺史與土皇帝還是有差別的。
但而今劉備率荊州大軍長驅直入,蜀道再難只怕也擋不住諸葛亮的奇謀妙計,益州宛若一塊砧板上的魚肉,只等著劉備前來宰割。
“對啊主公,降了吧,通天皇帝什么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咱們益州雖有精兵四十萬,但比之荊州大軍,還是有差距的啊。”
張松與法正唯一不同的是,張松怕死。
他生怕荊州大軍攻入益州,將自己與劉璋等人統統殺死,所以當法正提出投降的時候,他也立刻跟著附和勸說劉璋。
畢竟生于世,沒有什么比命更重要的不是么
“降這會兒還能降么”劉璋喃喃自問,他知道劉備已經率領大軍前來,這時候投降,意義何在
人劉備還會同意你投降
劉璋本就多疑,此刻眼見法正與張松一個勁兒的勸自己投降,當即把目光轉向了兩人,“你們到底是我益州的官兒,還是他洛陽的官”
“主公都這個時候了,您怎么了還想這些有啥用啊”
“是啊主公,生死攸關了已經,誰是誰的官又有什么關系”
兩人均是搖頭嘆息,紛紛對劉璋的多疑感到扼腕可惜。
倘若劉璋死活不投降,那么益州百姓免不了要遭受池魚之殃,這對于整個西蜀而言都是悲劇,而他們并不想看見這種悲劇。
劉璋聞言當即一怔,確實是這樣。
火已經燒到了眉毛,此時再去糾結這兩人與洛陽到底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意義呢
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主公,你猜劉璋會不會降。”諸葛亮自然是要隨劉備一道出征的。
同時,跟隨劉備的還有一人,那便是趙云。
“主公,劉璋盤踞益州多年,號稱精兵四十萬余眾,他不降,似乎也有些道理的吧。”
趙云畢竟尚未經歷過什么大戰,沒有什么人生閱歷,所以在看待益州這一件事上,他的看法始終停留在益州的整體實力之上。
但他不知道的是,益州的整體實力雖然高出荊州軍,但與洛陽相比,益州便不值一提了。
諸葛亮看了一眼趙云,笑著道,“子龍啊,如果你是劉璋,你會怎么辦”
“如果我是劉璋的話,我會降。”
“哦為什么”
“打一場毫無意義的仗,勞民傷財,而且結果又都是一樣,為什么不早早投降這樣還能換來一地平安,何樂而不為呢”
趙云的想法很真實,畢竟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仍舊是美好的。
其實他說的不錯,劉璋打不打,結果都是一樣。
“結果都是一樣”諸葛亮忽的瞥了趙云一眼,而后又將目光轉向了劉備,“主公覺得,這結果會一樣嗎”
話音落下,趙云頓時就愣住了。
他好像感覺到一股很奇怪的氣氛正在緩緩縈繞。
只見劉備望著遠方的山巒疊障,目光里充滿了一股王者之氣,同時又將臉上的悲哀遍布以此來降低那股王者之氣帶來的壓迫感。
“為什么會一樣”劉備回頭看向兩人的剎那,趙云分明感覺到了劉備身上那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子龍不明白軍師與主公的意思”趙云懵了。
這時,諸葛亮忽的一聲大笑,羽扇輕搖間淡淡道,“主公就是要讓這結果不一樣,所以才會親率大軍出征,不然一個小小劉璋,何須勞動主公親自出征”
“軍師的意思是”趙云聞言,好似明白了一點,“我們此次出征,就是要徹底滅了劉璋”
“不止要滅了劉璋,還要將劉氏宗室的其他人全部滅了”
“為什么”
“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主公。”,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