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羅菩薩以自身之感悟,直接融入了江徹的武神領域之內,同時,也將江徹,成功的拉入到了一個對方所布置的幻境之中。
“幻境?呵呵,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
對此,江徹絲毫沒有慌張。
如果伽羅菩薩動用什么人仙手段,江徹或許還忌憚一二,但這種幻境的手段,對他而言,無疑于是小巫見大巫。
他一路走來,每每獻祭,必遭幻境侵蝕。
自身的道心,無比之堅定。
根本不會如同對方所想的那般不堪一擊。
并且。
伽羅菩薩不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江徹曾經與小世界的天道化身交過手,對方用無數年的歲月都沒有將他同化,反而更加的鑄就了他的無上道心。
身為天道,心為天道。
江徹若轉換念頭,就如同天道一般,至公無情。
伽羅菩薩再強,也終究只是一個人罷了。
而他,卻同化了天道。
凡人豈可比天?
困獸猶斗罷了。
一念間。
呈現在江徹眼前的,是一幕幕演化而出的鏡像,有惡人作惡,殺人無算,被佛門鎮壓,日夜以佛法渡化,有慈悲之人,天生善心。
立地羅漢。
有官府大員,蠅營狗茍,視百姓如玩物。
有風流才子,吟詩作賦
一道道感悟涌入江徹的心境,與之同時的,還有陣陣佛音,企圖將他的道心擊潰,然而,二者之間的差距,就如同潺潺小溪,去硬撼萬丈高山。
江徹不僅沒有被伽羅菩薩的心境所同化,反而如同是站在了高山之巔,俯瞰著下方螻蟻的變化,眼神之中也帶著些許的玩味。
二人的交鋒,看似時間很漫長,像是過去了無數年,可實則卻是在幾個呼吸間而已,相比于江徹的清醒,此刻的伽羅菩薩卻是沉浸在了自己逸散的感悟之中。
因為只有她自己沉浸,才能借助江徹的領域,影響到他。
只不過,她不知道的是,江徹自始至終都沒有受到過任何影響,相反,江徹還興致勃勃的打量著沉浸其中的伽羅菩薩。
在伽羅菩薩的視角之中,二人一直都是對立面,只不過,江徹的形象始終都是惡人,而伽羅菩薩卻一直都是看破一切的高人。
予以他指點,教導他佛法。
想要借此,將佛念種在江徹的心頭。
而江徹清醒出來時,她卻并未清醒。
見此情景,江徹便準備給伽羅菩薩上點強度。
來而不往非禮也。
既然對方選擇用這種方法來企圖讓他的道心受損,他自然也能用同樣的方法,逐漸轉變伽羅菩薩的菩薩,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一念升起。
伽羅菩薩所處的幻境之中,正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改變。
原本,江徹是被安排的那個惡人,最后一定會罪有應得,要么就是大徹大悟皈依佛門,可眼下,在江徹的刻意攪動之下。
佛門的形象,逐漸發生了改變.
佛門中人自私自利,視百姓如豬狗,奪取香火,爭斗不休,而這些,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沉浸其中的伽羅菩薩。
最開始的時候,伽羅菩薩自是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