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御花園。
三道身影對立而坐,一人著龍袍,威嚴甚重,赫然正是元康帝姬文豪,而其余二人則是各自官袍各不相同,但無論是誰,都是國公層次的朝廷柱國大臣。
至于他們的身份,沒有任何意外,正是從天淵匆匆趕來的聞太師以及薛大帥。
距離江徹大鬧京城,已經過去兩日時間,在朝廷震怒的情況下,聞太師等人也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當即孤身前來京城。
只留下一位大帥,仍舊在調遣天淵兵馬。
而以武圣的速度,橫跨數州,自然不在話下。
原本姬文豪是準備大肆昭告天下一番的,為聞太師隆重的舉行一次入城大禮,但在知會過聞太師之后,卻被他所拒絕。
說朝廷遭遇此等危機,他早已沒有什么顏面去大肆張揚。
最后,姬文豪也應允了此事。
畢竟,他的心情著實不好,江徹在京城的所作所為,可謂是讓朝廷丟盡了顏面,而隨著京城之戰的消息傳的越來越廣。
一些輿論,也開始發生了變化。
那些世家官員,不再明目張膽的辱罵江徹是反賊,膽大包天,只是不痛不癢的說幾句罷了,作為皇帝,姬文豪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當初姬家太祖連滅數國,那些原本國都的官員也都是如此。
隱隱已然有了改換門庭的心思。
畢竟就算是江徹做了皇帝,仍然是需要有人做官,鎮壓四方州府的,只要不是觸怒的太狠,一般開國帝王,也不會計較太多。
可若是一直追著罵,到時候顯然會成為典型。
對此,姬文豪無比惱怒。
大周還沒亡呢!
這些官員世家,就有了異心,若是等到江徹兵臨中州,豈不是已然迫不及待的喜迎王師?但那些官員朝臣終究是沒有明面上說什么。
讓他想找借口滅族都找不到。
“江徹之禍在老夫,若老夫能早來幾日,絕不會有此禍患。”聞太師聞言面露感嘆,多少有些心中復雜。
他雖然不是開國功臣,卻也是曾經見過姬家太祖的存在,可以說,大周國祚六百余年,他聞天仲是親身經歷過的。
歷十二位帝王,看遍天下興衰。
結果到了這一代,皇朝卻有了傾覆之危。
如果他之前沒有拒絕皇帝的傳召,早已抵達京城的話,龍脈絕對是不會遺失的,對此,聞天仲是有些自責的。
只是,當時的他也沒有料到,江徹竟然已經發展到了這種程度。
天淵和中原,終究還是隔著數十萬里海域,各種消息都有些遲滯,他只知道江徹扯旗造反,實力很強,可沒想到,江徹的膽子,已然大到了敢深入京城作亂的程度。
若是早知如此,他必然不會糾結太多。
畢竟相比于姬成道的承諾,顯然朝廷對他的恩義更重。
“此乃朕之過也,與太師無關。”
姬成道擺擺手,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依照他的性子,但凡是換了別人,他早就將過錯推到了別人的身上,可問題是,眼前這個人不行,聞天仲乃是當朝太師,與靠山神王平起平坐的朝廷大員。
更是一位頂尖的人仙強者。
同時,還是他如今的巨大依仗。
他拉攏還來不及,怎么可能會與對方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