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之中,有個喜歡修道的老郡王,對陣法之類的頗有研究。
他站出來,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意思。
向著帝王拱手一揖,開口道:“陛下,老臣大約已經猜到這是個什么陣法,還需幾個細節佐證,可否容老臣問幾個問題?”
蕭承宴點頭,應允。
老郡王向大理寺的官員問了九位死者的生辰八字、生平經歷。
很快得出了結論。
“陛下,老臣敢肯定,這個陣法叫做‘續晨綱’,是布陣之人用來給自己續命吸運的!”
“這些人之中有孩子,雖然年少無所成就,但借的就是他們的壽數。有已經年過知命的,但他們一輩子無病無災、雙親健在、子孫滿堂,借的是他們的福壽。”
“而南楚公主,生來就是皇室貴胄,所以借的是她尊貴的命格。此陣法陰毒,所以這就人都被人以發覆面、以草堵口,就是要讓他們魂魄無處去、有怨無處申!”
眾人聞言,皆是憤怒不已。
“好生陰狠的陣法!為了一己之私欲,竟殺害那么多無辜的人!”
“若是陣法有用,早就都去用了,個個都是福運雙全、長壽健康的人了!”
“明知道無用,還要這么做,才是最可恨、最惡毒的!”
……
林濃站在祭臺上看著所有人都義憤填膺,痛恨背后指使之人的恨毒,詛咒此人早點遭到反噬,死無葬身之地。
越恨,才會在待會兒揭穿“真兇”的時候,反應也越大。
自然了。
這里的“真相”一定會快一步傳去市井之間、百姓耳中。
初秋那會兒,剛打完仗,大周大獲全勝,普通兵士封了六七品官的很多,百姓們滿心歡喜,將士們熱血沸騰。
這時候讓他們再去戰一場,定是個個兒都積極萬分,立了功的想再立一功,沒立功的想著去拼一把,得個官職,給自己、給兒孫創造一個好的將來。
不會怕戰死。
但莊稼全毀,沒有余糧,那些熱情早就跌進了寒潭之中。不打仗都不一定能順利熬過去,真要是開打,根本不可能會有后方補給,就是讓他們去送死啊!
送死和戰死,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誰肯?
此時的百姓,什么都不愿意去想、去做,只希望和平,能陪在家人身邊,一起順利度過這場未知且注定艱辛的寒冬。
若是有人妄圖挑起戰亂,害他們被迫去應戰,則必然成為他們的敵人,群起而攻之,甚至會集結起來鬧事,要求此人出來以死謝罪。
然而。
若是這時候南楚公主死在大周,則給了南楚朝廷發難的機會。
他們元氣大傷,沒這個實力再犯大周,但他們可以以“討伐惡鄰”為借口,向大周的周邊小國發出號召,這些小國一怕大周休養生息之后會繼續吞并他們,二則貪婪,覬覦大周富饒久矣。
有了這借口,必然紛紛出戰。
大軍壓境之時,不愿應戰的百姓也不得不應戰。
因為不戰,就意味著只有輸這一條路,會成為亡國之奴!會成為別人功勛冊里的一顆人頭!
可他們的憋屈,她們的憤怒,又將往何處釋放?
面對他們的憤怒,開戰前“處決妖后”的要求,帝王又該如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