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閩中軍政府開放三條鐵路運輸,發文征募30萬鐵路工人同時新修12條省內鐵路規劃。
同時開發設立龍巖,三明,南平三市為重工業型城市,第一期投入6億銀元轉移,建設,生產重工業內遷,三市募集臨時工3000萬人,預計招募正式工1200萬正規工人。
由寧德市牽頭,自主發起城市結構轉型,由原來的礦業挖掘,礦石粗加工,漁業打撈型城市,集資2.2億銀元用三年時間轉型,建設為自主采礦,自主提煉,自主生產,以黃金提煉,黃銅加工,電機生產,玻璃生產為主要城市特產的工業特色型城市。
第一期提供600萬人口,第二期400萬人口,共計1000萬安置名額,先到先得。
受南部戰區司令長官秦晉支持,軍政府二把手齊秀峰親自指導,武夷地區設立武夷市,投入2.6億銀元建設發展以茶葉,藥材,菌菇等經濟農產品為主的種植生產,加工包裝,品牌扶持為方向的特色農業經濟城市。
全市預期吸納超過600萬人口的安置名額,有意者皆可積極投入新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消息一出,別說閩中,就是整個華夏都沸騰了,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居然有這么一個地方愿意不顧戰爭風險,花天量的資金和資源來搞建設,搞民生工程。
這特么不是圣人就是菩薩!
可閩中不僅干了,還特么大干特干,原本美金,英鎊由于地區金融政策的封閉性,導致陜北,重慶,南京,上海等地的資金幾乎陷入停滯,如今閩中一盤棋,直接盤活整個東亞市場經濟。
原本那些拿著美金不愿置換銀元的,也紛紛通過黑市直接將外匯低價轉換銀元,然后拿著銀元直接一頭栽進閩中的大市場中。
畢竟現在大家都需要現金流,只要你有銀元,就可以去南洋,去內地,去日占區收購原材料,然后倒賣給閩中。
輕輕一個倒騰,兩到三倍的利就進了自己的口袋。
而且秦晉也很樂意把銀元流向黑市,畢竟資金在于流動,將銀元倒騰給商人,然后讓商人給自己收集原材料,自己再拿美金去南洋倒騰一圈,又拿銀元換發展。
銀元在庫房里堆得太多,對于秦晉來說沒有一點好處,他要的從來不是銀元,銀元只是他用來輔助自己不斷壯大和發展的工具!
如今一招戰時反規則大搞建設,直接將自己從南洋和歐美囤積而來的資金和糧食轉化成了自己堅實的民生,工業和政治基礎。
也算是在最勞動力最廉價的時機干了件最劃算的大買賣。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戰爭因素。
如今武漢戰場越打越膠著,國軍和北方局投入的兵力算上正規的不正規的已經超過近兩百萬,而日軍同樣集結了超過40萬的王牌部隊以及超過60萬的二三線兵力為這場爭奪戰服務。
秦晉希望這場戰爭能夠比原來的那個時間打得更長,因為華夏雖然輸不起,可日本更輸不起。
重慶和北方局只要拖住日軍主力,那他就可以趁這段時間為華夏打造出一片全備且強盛的現代化工業,經濟,農業,以及城市體系。
到時候華夏憑借這套現代化體系不僅可以持續為戰爭輸出戰爭支援,同時也保證了華夏在世界經濟格局,城市發展進程,工業大比拼和搶占未來世界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誰說戰后體系只能由白皮鬼領導,我黃種人暫且不提稱不稱霸的事,起碼在亞太,只能是我說了算!
只有達到這個水準,未來的世界格局,才有華夏向世界爭鋒的基礎條件。
可惜,事情從來不按你的理想發展,面對閩中這么明顯的偷雞行為,英美率先不同意讓華夏有一步跨入現代化的可能。
畢竟這一來就是十幾億的工業化投資,而且全部是由閩中政府自我出資,自我主導完成。
這種涉及到上千萬人口的改變,讓他們感受到了恐怖。
畢竟在歐美,別說想發動上千萬人的改革,就是上百萬他們在不流血的情況下,那都是萬萬不可能的。
而遠東市場作為一個人口密集,又處于落后舊時代的市場,正是工業革命大輸出,資本完成全球領先的最佳市場。
如今你本土突然搞了這么大一個工業克蘇魯,又占據南洋絕大部分農業生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