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稅權還是由各自的政府掌控,可對于違反規則的交易所,理事會有權直接叫停交易所和對違規操作的股票和基金直接處罰或者作廢。
一旦被作廢,那這個企業的股票或者基金就不再享有互通交易的權利。
任何交易市場和資本個體,都有權拒絕已經被理事會作廢的股票和基金。
而理事會的職能就是維持秩序,懲罰違規現象,裁決金融交易糾紛。
同時也在協調各勢力安全交易的同時,享有合法跨區域調度物資救市的權力。
總的來說,其實對誰都算是一個利好,起碼以往的軍事封鎖,政治制裁,區域哄抬現象被直接打破。
日本人在享受物資自由的同時,重慶方面和北方局也同樣可以直接通過交易市場買到自己需要的或者賣出自己需要的。
而秦晉的物資同樣全面打破所有勢力的貿易壁壘,可以通過五大交易市場直接把閩中的產品直接倒賣到任何有能力購買的買主手里。
說起來是公平,其實更多的反而是保護了人道主義的底線。
畢竟以往一旦發生動亂或者災荒,由于勢力和政治壁壘的原因,一個區域可以被完全隔離于世界之外。
如今只要交易市場互通了,起碼可以直接通過第三方把物資送達。
當然,這個送達的前提是有資本愿意這么做。
對于能夠全面開放亞太市場,歐美是一萬個愿意,而日本東京方面由于地緣政治的原因,一直被秦晉封鎖怕了。
如今大家協商全面放開市場,只要有利潤,就可以把生意做到任何地方。
推倒壁壘,對于日本國整體來說,利大于弊!
對于華夏來說,內陸被日軍封鎖的太久,也急需物資進入內地緩解壓力。
唯一不爽的就是日本陸軍了,他們占據沿海地區,相對來說,拿到物資的途徑和難度不管怎么說都比內陸地區容易。
全面經濟市場互通,雖然緩解了他們的糧食物資壓力。
可在軍事上同樣也讓對手享受到了同等權力。
以華夏人的韌性,只要他們資金,物資不受限制,那他們的戰斗力只怕翻個好幾倍是沒有問題的。
可他們不滿意有什么用,東京大本營為了整個帝國的戰爭發展,需要開放的市場,海軍如今大力擴軍,從鋼鐵到機械,從彈藥到橡膠石油,都需要一個可以為他們源源不斷提供資源的交易市場來支撐他們壯大。
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陸軍一萬個不愿意也只能接受現實。
利益迷人眼,不說日本,就是華夏內部,不管是重慶還是北方局,都不希望秦晉一家獨大,這么大的蛋糕,如此多的資金,不分潤分潤,他們又如何甘心。
最終以重慶方面,北方局和秦晉達成協議,他們兩方統一支持秦晉和閩中為華夏的全權代表,聯合歐美讓秦晉坐穩理事長的位置,全面掌握理事會核心機構為代價。
換取重慶新設重交所,允許內陸企業上市在整個市場融資。
而歐美方面,則替他們全面放開長江航道和閩川鐵路。
把重慶設為內陸口岸城市。
當然,日本人也不是傻子,重慶都成了口岸型城市,那武漢得天獨厚,還不給他們開埠了!
于是多方經過長達七天的扯皮,最終以全面放開市場,金融互通,打通從上海到重慶。泉州到重慶的兩條水陸國際運輸線。
開放武漢,重慶為口岸型城市,重慶新設重交所。
在泉州原亞太海上安全理事會的基礎上,升級為亞太國際金貿理事會。
由閩中執掌理事長,理事辦,理事秘三個核心機構。
日本獲取12個機構中的三個管理部門,歐美獲得六個,重慶方面獲得兩個,北方局一個。
全理事會共計15張票,閩中三票,日本三票,美英法蘇德意共六票,重慶兩票,北方局一票。
理論上,基本做到了權力制衡和利益均衡。
但是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聯合不到足夠的票數,那大家手里的票就都是攪屎棍,在現有秩序下,誰也吃不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