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雜兵的后面,是三千烏林部的本隊。
李原遙遙望去,覺得這支兵馬的旗幟衣甲有些眼熟。
似乎就是昨日在農莊那里見到的烏林部前鋒營。
看他們列陣的樣子,顯然是要當這些前陣雜兵的督戰隊。
此時號角聲再次響起。
北蠻陣前的三千雜兵,在各自頭人的帶領下,開始向著中石城的方向發起了沖鋒。
這些依附于烏林的小部族,雖然并不想攻城。
但一旦進入了戰場,那種戰斗的血勇便被激活。
他們扛著簡陋的云梯,在頭人的激勵下嘶吼著沖向了中石城的城墻。
李原站在城頭之上,他想看看并州軍守城時是如何戰斗。
也想借機判斷一下,這北蠻烏林部的戰力如何。
負責指揮防守的是曹家兄弟。
他們倒是非常的從容。
北蠻人進攻時都是弓箭開路。
密集的箭矢從城下拋射而來,噼啪的釘在城垛與盾牌上。
城墻外瞬間就插滿了黑羽箭。
并州兵馬對付這種情形似乎很有經驗,他們躲在城垛后面,死死的撐著盾牌就是不露頭。
任憑箭雨在盾牌上射的是咚咚作響。
北蠻人射了三輪箭雨,并州軍也沒做出任何反擊。
只是任由北蠻人前隊雜兵迅速的靠近了城墻。
當敵人進入了三十步之后。
城頭上忽然是號角聲響,躲在盾牌之后的并州弓箭手立刻是同時前出。
對著城下便挽弓齊射。
并州義軍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北蠻人善于射遠,過早的與他們對射會非常吃虧。
所以便索性放近了距離在射。
這些蠻兵身上的甲胄并不多,大多數只有皮袍皮盾。
一瞬間,城頭上射來的密集箭矢,就將沖在最前面的北蠻人射翻了一片。
不過這些草原蠻子倒是很有蠻勇之氣。
雖被箭雨重創,后面的人仍是向前猛沖。
很快,便有幾部云梯搭上了城頭,這些蠻子口中咬著短刀開始蟻附攻城。
大梁的普通兵戶,一旦與北蠻近距離展開肉搏戰,很快就會處于下風。
有的甚至剛一交戰便會潰散。
然而這些并州義軍,卻是要頑強許多。
隨著更多的云梯搭上城頭,圍繞著城墻上的方寸之地,慘烈的肉搏戰便爆發了。
北蠻人確實是悍勇,他們穿著簡陋的皮甲,揮舞著滿是銹蝕的彎刀。
依舊是悍不畏死的靠著幾個云梯攀上城頭。
并州義軍在城頭依舊是熟練的組成小盾陣,與北蠻人奮力搏殺。
一時間,城頭上是血肉橫飛,慘叫哀嚎不止。
李原原本對并州軍的戰力還有一絲擔心。
但他們的表現卻令李原很是意外。
這些并州義軍雖然裝備簡陋,但作戰技巧與戰斗意志并不比北蠻人差多少。
長槍往來,刀劍相交,即使是傷亡頗重也未后退半分。
反倒是依托著城墻的地利,逐步將攀上城墻的小股北蠻人給死死的壓了回去。
隨著戰況焦灼。
心中急躁的烏林汗甚至派出了部族中精銳的獵鷹手。
這些人是裝備著強弓的部族精銳。
他們在盾牌的掩護下,沖入了城墻七八十步的距離,不斷用強弓拋射城頭的并州軍。
并州義軍一時不察,瞬間損失了幾十名士卒。
不過好在城頭上的櫓盾足夠多,士卒們迅速壘起盾墻遮蔽,這才讓這些獵鷹手無處下手。
看著并州義軍的應對,李原是微微點頭。
看來他們能轉戰千里從并州跑到北岸四城,還是有些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