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繳獲的戰馬,第二項便是牛羊。
西海三部可比烏林人要富裕的多。
營地中的牲畜圈大多完整。
此戰共奪得牛羊有六萬余,這可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另繳獲各類谷物糧食也有兩萬石。
有這么多的糧食牛羊,這一下中石城與草原六部的過冬糧,都不用愁了。
此外便是俘虜的人丁女眷有五千多人。
其中北蠻女子有三千多人,各類工匠與奴隸有兩千人。
對于這些女眷,李原目前也沒什么辦法,只能先養著。
反正自己手中北蠻出身的士卒越來越多,配給他們為妻子女婢也不錯。
這些工匠很多是制作兵器弓箭與金銀器的好手。
李原決定先把他們送回東鄉堡工坊,在由譚云挑揀分配。
至于那些俘虜的男丁,原意投靠的可以編入烏爾赤的苦奴部。
那些頑固不化的也只能送到老鐵山的礦井中發揮價值了。
另外,在西海部的大營之中,又繳獲到銀子六萬兩,金子八千兩。
北蠻人手中的金銀并不算多,因為對于牧人們來說,牛羊才是他們賴以生活的財富。
不過倒是從西海部的一些頭人與貴族的營帳中,繳獲了不少的珠玉財貨,足有幾十大箱子。
剩下的便是這堆積如山的各類武器,什么刀矛弓箭甲胄盾牌。
這些繳獲的裝備,李原已經大多看不上了。
他只是將幾百領鐵甲收了起來,剩下的準備分給各部人馬。
這些兵器李原雖然看不上,但對于其他人可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此戰,以韓明道為首的北川眾將可說是非常夠義氣。
冒著極大的風險,率軍到北岸四城支援李原。
李原自然也不能虧待了人家。
四位州府將軍。
每人分得了一千匹的北蠻戰馬,銀子一萬兩,金銀珠玉十箱,牛羊兩千頭。
外加上大量繳獲的刀矛兵器甲胄。
這四位州府將軍,跟著李原出戰北岸四城,這一次各個可說是都大發了一筆。
老韓幾人早已將李原當做了這北川道統帥,他們自然也沒客氣。
四人眉開眼笑的收下了賞賜。
第二撥賞賜的,便是這中石城的并州義軍。
當然他們此時的身份,已經是北川道北岸四城的駐防兵戶。
并州曹家投靠的非常及時。
對李原在北岸的作戰也是積極配合。
尤其是李原對曹鸞還很有想法,所以賞賜起來也非常的大方。
他本想先給曹家賞賜些珠玉金銀,卻是被曹烈拒絕了,他恭敬的說道。
“伯爺,我們駐守北岸四城。”
“這些金銀對我們也無大用。”
“還是刀矛甲胄,糧食馬匹,能夠固邊強軍。”
“有這些東西,我們也好為伯爺分憂。”
李原點頭,覺得曹烈說的有道理。
于是便賞賜并州軍,戰馬一千匹,各類谷物糧食萬石,鐵甲一百領,以及大量繳獲自北蠻的武器。
此外李原又賞賜給并州軍數百頭牛,讓他們用于在城外開墾荒地。
李原可還記得,他剛到北岸四城的時候,那些百姓只能靠簡陋的工具開墾荒地。
雖然北蠻人馴養牛,多是為了產肉產奶,但稍加調教訓練在配上合適的鐵犁,應該也可以馭使耕地。
這樣便可節省下了大量的人力。
曹烈聽了連連點頭,連忙躬身謝過伯爺厚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