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就聽得李原輕咳了一聲說道。
“哎,幾位將軍。”
“不要對蘇大人無禮。”
這有做紅臉的,自然就得有人做白臉。
幾位州府將軍給蘇文廣施壓,李原就得做那個白臉的去化解矛盾。
畢竟他們的目的,是要從蘇文廣的手中拿到晉爵文書,直接撕破了臉反倒是對事情不利。
于是李原幾步上前,對蘇文廣說道。
“蘇大人,說起來這授爵之地的典故。”
“你可聽過馬上封侯嗎?”
蘇文廣見李原把幾位州府將軍勸開,剛緩了一口氣。
見李原問他馬上封侯的典故,他立刻是眼珠直轉思索了起來。
蘇文廣自認頗有才學,但他的本事,都在專研科舉的四書五經之上。
對于勛貴之事了解的并不多。
此事雖有耳聞卻不知詳情。
馬上封侯的這個典故,在李原的上一世,特指漢代班超棄筆從戎,被漢武帝封為定遠侯。
然而在李原這一世的大梁,這馬上封侯卻有不一樣的故事。
只聽李原輕聲對他說道。
“蘇大人,你若不知我便跟你說說。”
“我大梁太祖朝時。”
“我朝名將方勇志,率軍連破東海國三洲七郡二十一城。”
“直嚇得那東海國主,納頭請降,送長子入上京為質。”
“太祖大喜,封方將軍為鎮東侯。”
“據說天使官帶著賜爵文書趕到陣前的時候。”
“方將軍正在馬上指揮著大軍東進圍剿殘敵。”
“這馬上封侯的典故,也就成了我大梁軍中的美談。”
這鎮東侯的故事,還是李原從老侯爺趙明遠那里聽來的。
今日用來反駁蘇文廣正合適。
李原說起了這些典故,一旁的兵部侍郎李秉孝似乎也來了興致。
他這人平日里最愛看兵部書庫中的陣前文書與名將傳記,于是他也笑著說道。
“伯爺您說的不錯。”
“不過,這馬上封侯,在本朝可不是只有一例。”
“想當年在太宗朝的時候,南蠻諸部起兵作亂。”
“亂兵號稱十萬之眾,為禍數洲之地。”
“朝廷派大將焦岳,率三洲兵戶去南下平亂。”
“焦將軍先是誘敵深入,在谷陽山一戰大破諸蠻聯軍,斬首數萬。”
“后又率軍攻陷南蠻神山,逼南蠻諸部跪地乞降。”
“他這一戰,讓南疆足足平定了數十年。”
“太宗感念焦將軍的功績,授予他平蠻侯的爵位。”
“據說焦將軍受封之時,也是正騎馬返京。”
“稱之為馬上封侯也不為過。”
李原聽了,自然也是連連點頭,稱贊李大人博學。
然后又轉頭看向了蘇文廣。
“蘇大人,朝廷封爵之地,本無定法。”
“這馬上封爵有之,在上京受封者有之。”
“一切都是因地制宜。”
“蘇大人強求受封之地,是不是有些牽強了。”
這時,一旁的幾位州府將軍也上前說道。
“對啊,我等可是奔波了上百里來為伯爺慶賀。”
“蘇大人你一句話,便要讓我等白跑了一趟,這是什么道理。”
“沒錯,在慶州辦怎么了?”
“伯爺都沒意見,蘇大人你為何要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