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眾人望著眼前的場景都是神色怪異。
因為眼前這個場面,大家實在是太熟悉了。
當年在荒草嶺,為了伏擊紅九鈴這伙西川來的馬匪。
李原也是命青原商會的車隊拋灑物資,引起了對方的混亂。
眼下的情形幾乎是一模一樣。
作為當時被害者的女馬匪,立刻是睜大了眼睛看向李原。
“侯爺,難道這是兵戶們的計策!?”
她的話音未,就聽四周的山谷中,響起了刺耳的號角聲。
隨即便是喊殺聲震天。
上千名兵戶,從雙牛山的山腰處突然冒了出來。
這些兵戶埋伏的很是巧妙,幾乎對山路上的郡府兵形成了一個半弧形的包圍圈。
兵戶們挺著刀槍,借著山坡的陡勢,向著山路上混亂的郡府兵是猛沖而來。
戰況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一邊倒,那些正在爭搶物資的郡府兵根本就無心作戰。
他們被兵戶亂軍突襲,幾乎是一觸即潰,各個是丟盔棄甲拼命奔逃。
在后督戰的陳校尉與劉參軍,見自己的郡府兵又被兵戶伏擊了,氣的是目眥欲裂。
陳劉兩人,也吹響了號角想重整隊伍,結果卻是無人聽他們的號令。
這時,李原的目光一閃。
他看到有一隊兵戶,正向著陳劉二人的方向奔去。
為首者卻是一名少年。
此人看起來個子不高,身穿一件粗布戎服,外披短身甲。
頭上戴著兵戶中常見的寬檐氈帽,遮住了眉眼。
他腰間纏著厚牛皮帶,左側掛著一柄鐵刀,右側與后背各帶著一壺箭。
手中則是挽著一張強弓。
這名兵戶少年,雖未騎馬,卻是在山路上健步如飛。
幾步便奔到了距離陳劉二人百步遠的距離。
他的出現,也引起了陳劉二人的注意。
隨即便有親衛縱馬前出,向著那兵戶少年的方向沖去。
卻見那少年不慌不忙的從箭囊之中抽出了羽箭。
張弓如滿月,弓弦震鳴,連發三箭,箭出如流星。
沖在最前面的三名親衛,直接被弓箭射中了面門是應聲馬。
見對方的箭術竟然如此犀利,后面的親衛立刻是帶住馬不敢上前。
剩下的親衛則是護住了陳劉兩位大人,馬上向后退去。
那兵戶少年,見陳劉二人要跑,是不退反進,邁著大步向前狂奔追趕。
奈何他是徒步奔跑,哪里能追得上對方的馬匹。
眼見著雙方的距離是越拉越大。
情急之下,那少年原地站定立刻挽弓,在一百二十步的距離上又向著陳劉二人發了一箭。
按理,大梁的步弓手射擊距離一般在七八十步遠。
精銳一些的神射手,能用強弓射中九十步外的人形靶。
但這一百二十步,實在是有些過遠。
結果誰都沒想到,那支羽箭劃過長空,居然準確的命中了劉參軍的后背。
劉參軍疼的是一聲慘叫,身子一晃,差點從馬背上墜。
好在他身披甲胄,輕箭的箭鏃也只是刺破了他的皮肉,沒有危及性命。
不過即便如此,也將陳劉二人驚的不輕,兩人連忙在親衛的保護之下向遠處奔逃。
這驚艷的一箭,讓李原看的是眼中發亮。
他望著那兵戶少年,輕聲念叨著。
“好犀利的箭術!”
“此人我要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