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上這條紅絲巾,分擔彼此的痛苦。」
「我們是一家人。」
「流著一樣的血,燒著一樣的火。」
「我們是人類,我們是地火!」
……
「據野史記載,在更名當天,貓貓組總部傳來帕朵首領凄厲的喵叫聲,不過最終被圣女伊甸無情鎮壓。」
「但第二任地火首領對此備注:這種虛假傳聞只配作為茶余飯后的笑談!偉大領袖帕朵女士,以及象征著藝術與浪漫的伊甸冕下,又怎會做出如此荒誕之事!」
「fakenews!」
……
「筑城歷380年,偉大領袖帕朵與教會的圣女伊甸冕下相繼離世,回歸了希望神國。」
「此消息傳來,下城區民眾瞬間沉浸在無盡悲痛之中,舉城同悲。」
「民眾們懷著深深的敬意與不舍,自發地在磐巖城中心建立起三座神像,用以祭祀這三位偉大的“神明”,希望他們的恩澤能永遠庇佑這片土地。」
……
「筑城歷392年,下城區與上城區積攢已久的矛盾徹底爆發,雙方關系急劇惡化,形同水火。」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交戰的雙方都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克制,將烈度控制在了民眾視線不可及之處。」
「參議院中的決策者們,以及地火的當代首領,都展現出了非凡的理智,出于對局勢的考量,他們心照不宣地沒有選擇擴大戰事,將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
……
「筑城歷450年,這場持續多年的戰爭毫無預兆地戛然而止。」
「同年,上城區與下城區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雙方封堵了彼此之間的主要聯系通道,僅保留了幾條極為隱秘的小道,以供極少數特殊情況時使用。」
「自此,上城區與下城區徹底隔絕,仿佛兩個世界,漸行漸遠。」
「筑城歷451年,上城區參議院更新法案,做出了不再承認下城區居民貝洛伯格人身份的決定。」
「這一法案的執行過程毫無阻力。」
「畢竟,經過整整一百年的隔絕,上城區的絕大部分人,早已對下城區這個概念感到陌生,甚至聞所未聞。」
「第三任大守護者備注:改變認知,就意味著改變一切,我自是知曉人類與怪物根本無法和平相處。但是啊……(涂抹痕跡)……罷了,罷了,就當我是在向往和平吧……」
……
「筑城歷500年,磐巖城借助帕朵“遺留”的豐厚物資,開啟了飛速發展的征程。」
「在短短五十年間,城市規模不斷擴張,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商業活動日益繁榮,其繁華程度逐漸與上城區的貝洛伯格相匹敵,成為下城區一顆耀眼的明珠。」
……
「筑城歷600年,下城區的人們早已習慣了和平的生活節奏,所以,在“希望之神”的善名被人們虔誠傳頌的同時,“藝術與浪漫之神”的神名也被眾人恭敬地托舉到圣座之上,享受著民眾的敬仰。」
「在這祥和的氛圍中,人類逐漸步入歷史的一種自然循環——娛樂至死。」
……
「直到——」
「筑城歷651年,一位名叫奧列格的青年繼位了地火的第八任首領。」
「他一上任,便展現出雷厲風行的作風,開始對現有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他的推動下,“教育”“基礎建設”“公共安全”“農業”“畜牧業”等關乎民生與發展的重要領域,薪資待遇得到大幅上調。」
「而這一系列舉措,猶如一陣春風,吹進了各個行業從業者的心中,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
……
「筑城歷660年,每日都在不斷進取學習的奧列格,偶然間,在歷代地火首領的遺留中,察覺到一個讓他坐立不安的真相。」
「——長久被粉飾的太平,讓下城區的所有人都忘記了,人類和異化者根本沒有和平共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