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入選的反而很多都是想不到的人,太奇怪了!”
“對呀!連老魏家的魏老屁,竟然都可以進入府試,天哪……那老頭放屁又臭又響,年輕的時候就出了名,今年都七十三了啊,還能參加科舉?就算一路過關,朝廷能封七十多歲的老頭做官嗎?”
“好家伙!姜子牙么,還來個八十為相?”
這份府試名單,引發了挺大的爭議。
待秦楓派人將入選者組織起來,形成一個隊伍,視覺的沖擊力,可就更大了。
這隊伍一共不到五十人,有老有少,但總體看來,年齡是偏大的,除了三個比較扎眼的年輕娃娃之外,其余十幾二十歲的也零星有幾個,其他大部分,竟然都在三四旬的年紀,甚至還有好幾個身形佝僂面容蒼老,至少也在花甲之齡的老頭子。
要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這個年頭能活到花甲,都得算是高壽了!
經歷戰亂,又有大明重整河山,這些老頭子歷經王朝變遷,沒少折騰,看樣子身子骨也并不怎么樣,甚至站在隊里,都需要有人攙扶。
就這?
朱元璋越看越來氣。
朕!
還不如這些糟老頭子???
秦楓你到底想干什么!
難道朕發往各府縣的圣旨,你是一個字都沒看嗎?
圣旨中,朕明明就說得很清楚,這次科舉,為國選材,原則上要選擇年青力壯者,不然我要一批老頭做什么,沒等他們摸清官場呢,人先沒了!
參加考試的淳化縣人,雖然并不十分清楚圣旨,但這支入選的隊伍實在有些奇怪。
議論甚至質疑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大。
道理是明擺著的。
朝廷科舉取士,是要選拔官員,彌補各地衙門空缺的。
就這些老頭子……
走幾步路都怕猝死了。
哪怕是那些四五十歲的,做幾年官也得病休甚至身故,這好像不符合朝廷的需求啊!
秦大人,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聽著這些聲音,愈發覺得自己是對的,那么這秦楓竟敢抗旨不遵,哪怕你是來自后世,來到這里也是大明臣子,豈能如此……
嗯?
正動念間,忽然又有心聲傳來,朱元璋頓時神色一凜,連忙收攝心神,先聽聽秦楓怎么說。
【哎!好像,選出來的人才,年齡段有點尷尬。】
【不過我是按照試卷內容選的,可沒考慮年齡。】
【難怪,難怪歷史上洪武四年開科舉,只進行了一屆,就被老朱直接叫停。】
【事實證明,選年輕的,選只會讀書的,真心不靠譜啊!】
【現在,我來了,歷史也發生了偏移,洪武四年拖到了洪武五年,我絕不能讓大明科舉淪為笑話,這個本無必要的彎路,至少在我淳化縣,在我應天府,不必去走了!】
嗯?
朱元璋愣住。
彎路?
不靠譜?
只會讀書的年輕人?
只進行一屆科舉,然后就被叫停了?
這些,都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每個字都認識,但是連在一起,就有點聽不懂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