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雖然有些猜測,但大多數人對武三斗的印象,還停留在文武雙全這個層面呢……
現在他親口承認,幾乎不識字,自然是滿場嘩然,發出不可置信的驚咦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只會寫名字?
那,之前在院試的時候,有好些人親眼所見,從號房里拿出的那張卷子,是怎么回事?
“我來說吧。”
秦楓拍了拍賀三斗的肩膀,知道他拙于言辭,先前在萬花巷扮演揮金如土的形象,已經頗為不易,現在面對數萬人的場面,更加不會說話了。
“一到揚州城,我便吩咐賀三斗在城中閑逛,開始營造有錢人的形象。”
“后來在萬花巷,他有意惹是生非,被抓入揚州府大牢,我也因此能夠登門拜見揚州知府,宋去華宋大人。”
“宋大人是守信用的,收了幾萬兩銀子,就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了賀三斗出來。”
啊!
這件事,揚州城很多老百姓倒還留有印象。
尤其是那個在此次事件中受到驚嚇的孫財主家的公子,據說現在那病還沒好利索呢。
原來,其中是這么個來龍去脈?
難怪啊!
歸根到底,這里面還是銀子在起作用。
唉!
從古到今,不都是這樣的么,衙門口朝南開……
一片唏噓感慨,倒也沒有太意外的聲音,畢竟這樣的局面,大家見怪不怪,不論是前元還是現在的大明,誰見過真正清廉如水的官?
這個秦楓,真的就兩袖清風?
只怕……
畢竟這里是揚州城,不是應天府,雖然秦楓的名聲在外,但初次見面,僅憑一些流傳在坊間的傳說故事,還不足以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對秦楓的崇敬,不是假的,因為灌溉新法的確給所有農人實實在在的好處。
但對于做官這一塊……
或許宋去華這種,拿了錢就給辦事的,已經算是有底線的了吧。
“一萬兩一張的銀票,我掏得很痛快。”秦楓回憶當時的場景,繼續說道:“由此,財露了白,便被這位揚州府的知府大人盯上了,很順暢地就有了接下來的事。”
“為了讓賀三斗通過院試,得到這個秀才的名分,揚州知府宋去華,收了我五十萬兩銀子……”
嘶!
霎時間,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
盡管說到這里,眾人已經能夠猜測到事情的全貌,說出來其實也并沒什么稀奇,無非是又一場收錢辦事,目的是讓那個目不識丁的賀三斗在院試中金榜題名而已。
但問題在于,這個數目未免太大了!
真敢開牙啊!
秦楓后面說的什么,已經沒人再去仔細聽了,甚至提到了京城來的太仆寺卿呂思正其人,也同樣收了一大筆銀子,揚州的老百姓都是聽過就算,并沒有太過關心。
議論的焦點,依然是放在宋去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