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人,時機差不多了。”
這天,在鳳縣縣衙里,張金寶掩飾住自己眉宇間的急切,低聲提醒道。
“唔,你都準備好了?”鳳縣縣令姓劉,今年已經六旬開外,再有幾年就退休了,按理說不該沾上這種有風險的事,保不齊是要被老百姓狠戳脊梁骨的。
可是……
那可是兩千兩白花花的銀子!
他做縣令的俸祿,那真是半輩子也攢不到這么多!
要說做這個官,當然不能絕對清白,否則早就餓死了,可是因為鳳縣是個窮得叮當響的縣,就算想要刮地三尺,也得有地可刮啊。
劉老爺甚至懷疑,這么窮的地方,就算這個張財主一切都安排妥當,老百姓真的有錢來集體認購這個大明國債?
“大人放心!”張金寶拍胸脯說道:“一切都安排好了,只要大人出面,證明這個大明國債的真實性就好了!它本來就是真的,原原本本是來自大明戶部!只不過……唉!小人也是受害者啊,大人務必要看在這么多年的交情上,拉小弟一把……”
嘁!
劉老爺撇撇嘴,倒也的確沒想到大明戶部空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竟然把那些已經一錢不值的大明國債,弄到了遙遠的這里。
現在,這個上當的張金寶不肯自己擔損失,要拉些百姓來分擔,這自然是一條毒計。
不過……我有什么風險?
我只不過是偶然的機會,得到大明國債,看現在縣里百姓吵吵嚷嚷,都說人家的淳化稻谷債好,我是一心為民,才把這國債忍痛割愛拿出來,給大家分一分。
都是債嘛!
至于有朝一日兌付不出來,那不應該是朝廷的事么,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想明白這里面的關竅,劉縣令點了點頭,終于還是財帛動人心,畢竟他操作這一波,老百姓那邊的錢他不敢伸手,但張金寶那兩千兩,可是實打實的落袋為安。
干了!
次日,鳳縣縣衙門口,貼出一張新鮮的告示。
可惜了,這里可沒有淳化那邊的盛況,告示貼出大半天,竟然無人關注。
一來,這里能讀書識字的人,實在太少。
二來,這劉縣令在鳳縣多年,也沒干過什么正經的事情,就算有告示,難道還能是有利于咱們老百姓的?不看也罷!
這就尷尬了。
劉縣令在縣衙里等了大半天,也沒等來預想的熱鬧局面,反而是等到了兩個擊鼓鳴冤的老百姓,因為鄰里之間的瑣事,大打出手,鬧到縣衙上。
一番審問,這倆愣頭青在氣頭上,竟然不顧這里就是縣衙,怒吼道如果是秦楓秦大人在這里,一定不會這么和稀泥辦糊涂案,人家還搞出了淳化稻谷債,你這位縣太爺搞了什么出來?
好家伙!
本來遇到這種刁民,那自然是要打板子的,甚至情節嚴重的,定你一個咆哮公堂,那接下來家里不乖乖送點銀子上來,就得看你自己的命硬不硬了。
劉縣令遇到這種愣頭青,是十分歡迎的,這都是進賬呢。
不過今天,這句話一出口,劉縣令大喜,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終于提到這個事兒了。
當時,他把驚堂木一拍,怒道:“淳化稻谷債?本官也不是沒給你們機會!告示早都貼出去了!你們這些刁民不好好看明白,卻來責怪本官,真是枉費了本官一片苦心!”
這倒是把打架的兩個人都給搞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