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發火,卻又不知從何發起。
現在,太醫院的全體成員,都已經聚集在這里。
但是,卻都一副束手無策的樣子。
難道朕的皇太孫,終究還是無法逃避死亡的命運么?
朱元璋神色困惑,看看氣息微弱的孩子,再看看唯唯諾諾的一眾太醫院大夫,心中的煩躁,越來越盛。
命運……命運……
命運仿佛是一只恐怖的無形大手,在這一刻,悄悄地,扼住了這位九五至尊的咽喉。
曾經朱元璋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天選之人,能夠從一個破碗開始,一步步逐鹿天下,最終南面稱尊,趕走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人,讓神州華夏,重建漢家江山。
可是……
登基以來,卻仿佛如履薄冰,各種各樣的問題紛至沓來,讓他漸漸疲于應付,甚至有些手忙腳亂。
治理天下,要比打天下,還難了一百倍,一千倍!
倘若沒有秦楓的幾次心聲提醒,只怕現在到了洪武八年,他就不知道犯下多少錯誤,而不自知。
就比如說那個藩王分封制度,朱元璋真的是做夢也想不到,僅僅一兩百年以后,就會成為整個大明偌大的負擔,光是皇家的人員,就堪堪達到百萬!
秦楓用棋盤擺米,讓他明白了這個道理。
自那以后,秦楓的心聲,成了朱元璋治國的指路明燈,從洪武二年,一直到現在的洪武八年。
藩王分封、水稻灌溉、科舉、治理洪災、遠征海外……
秦楓從一個小縣令,成長為如今的股肱之臣,當然有朱元璋在背后的推波助瀾。
就連曾經權傾朝野的丞相胡惟庸,對上秦楓的時候,朱元璋也只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
這一度讓很多朝廷重臣不理解,秦楓的圣眷之隆,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但朱元璋確信,只要自己能夠時時聽到秦楓的心聲,按照秦楓心聲里那些先知的經驗,治理國家,一定能夠裨補缺漏,撥亂反正。
可是今天,可是現在……
朱元璋看著即將走完短暫人生歷程的皇太孫,心中的難過達到了極點,不安也達到了極點。
在秦楓的心聲里,這個叫朱雄煐的皇太孫,在另一個時空里,是八歲那年,魂歸幽冥。
但為什么!
現在不到兩歲,就患上了令群醫束手的鷺鷥咳?
令朱元璋不安的根源,其實并不在于這個朱雄煐。
而是命運!
命運,真的無法改變么?
倘若朱雄煐的命運無法改變,那么標兒的呢?
秦楓的心聲中,同樣不止一次提到過,太子朱標的壽命,沒能趕得上自己,最后落得一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凄慘,也直接導致了大明王朝走向了另一條很難評估優劣的軌道。
本來朱元璋已經以為,有了秦楓的心聲指引,有了一系列的預防措施,這個大明,應該不會再像秦楓心聲中描繪的那樣,在第二代就偏離軌道,甚至還打了一場讓整個大明都元氣大傷的靖難之役。
但病重的朱雄煐,讓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面對現實。
或許,之前種種,都是自己一廂情愿。
天命,不可違背。
該發生的一切,依然是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