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你們在瞎擔心個什么勁兒?】
【難道就因為朱棣打了個勝仗,在朝堂之上或是民間都有不錯的聲名,甚至說他作戰勇猛的樣子,像老朱當年打天下的風采?】
【鬧呢!老朱可不光是會打仗啊!】
【當皇帝,光會打仗可也是不太行的。】
【就算是另一個時空里的永樂大帝,要是沒有那個胖兒子給他鎮守后方,未必就有永樂盛世,甚至有可能這家伙在馬上掄起馬刀砍人砍得太過癮了,把自己往窮兵黷武的那個路上一帶,你就看吧,一帶一個不吱聲,哪怕馬上建立的功勛再卓著,到頭來也免不了一個晚節不保的評價。】
【說到底,老百姓更多不是看你打下來多少地盤,是看你能給我吃幾天安穩飯。】
【普天之下,皆為王土,這是上位者的追求和野望。】
【但是具體到老百姓,王土再大,也沒有家里的一畝三分地重要,朝廷打下了全球的疆土,也不能讓我家吃不上飯,穿不上衣。】
【總之,想多了!】
【就算是另一個時空中,朱棣的確搞出一個靖難之役,但這靖難之役真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甚至可以說玄幻都不敢這么寫。】
【靖難成功,本身就是玄幻,不足為憑。】
【更何況,朱棣為什么靖難,是因為很想當皇帝嗎?恐怕也未見得。更多的,只是他不想坐以待斃,不想讓他那個好侄子,親手揮動屠刀,把他本來穩穩當當的腦袋給搬個家罷了。】
【開玩笑,誰想死啊?】
【哪怕是被朱允炆逼到自殺的那個悲催的朱柏,他也不見得是因為一句君臣父子,就對死亡沒有恐懼,就甘之如飴。】
【不存在的!】
【所以朱棣看到了朱柏的下場,要么等死,要么只能干一把了。】
【后世史學家大多認為,朱棣自己可能都沒想著能成功!】
【至于這一方時空,朱棣造反,搶他哥哥朱標的皇位?我說你們這些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怕是腦子里都生了些貴恙吧,怎么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一番心聲,朱元璋自然是聽得一字不漏。
當然了,對于偷聽心聲慣犯來說,這么多年過去,對于朱棣相關的內容,早就反復聽過多次,秦楓也只帶了一個腦袋,不可能說出更新鮮的內容來。
也正因為秦楓早就在心聲里把四皇子朱棣分析得透透徹徹,這才打消了朱元璋的所有懷疑,再也不像一開始那樣,對這個在另一個時空中曾經篡位的兒子嚴防死守。
其實朱元璋知道,群臣為什么會有關于奪嫡的議論。
也恰恰是因為秦楓!
從出使大琉球國開始,秦楓就把當年還只有十幾歲的四皇子朱棣帶在身邊,讓他經歷大場面,讓他熟悉海上航行的經驗,讓他積累統率艦隊的經驗。
后來,征討安南之戰,也是秦楓一力推動,才讓年僅二十歲的老四掛帥出征,最終還真的大獲全勝,凱旋還朝。
漸漸地,就有一種聲音,說國師大人大約是支持這位四皇子的!
正是因為秦楓的地位無與倫比,這才讓老四有了重量級的籌碼,甚至很多人開始考慮站隊問題,思考未來太子變更的可能性。
但是能夠聽到心聲的朱元璋,卻比任何人都清楚。
哪有什么爭議?
就算在秦楓的心里,朱標的太子之位,也是堅如磐石,不可撼動的。
朱棣,只是秦楓打算大力培養起來的,用來劍指海外,用來開疆拓土的,一柄大明未來最鋒利的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