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哉怪也!
事實上,如果沒有現在擺在書案上的這張海圖,哪有接踵而來的大航海計劃?
這海圖,正是出自秦楓之手呀。
怎么到頭來,竟是成也秦楓,敗也秦楓,他這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奇怪的藥?
朱元璋當然不會忘記,這些年來,秦楓的心聲中,不止一次提到海洋另一端的那些世界里,豐富的各種資源,甚至是關乎大明國計民生的重要農作物的引入。
這一切的一切,都依賴于大航海計劃的實施執行。
現在,你說還要等三年?
若是不知道那些好東西,也就罷了。
若是沒有這張海圖,也就罷了。
現在明明萬事俱備,還讓朱元璋等待三年,就算朱元璋是個有靜氣有耐心的帝王,總也需要一個真正拿得出手的理由。
三年……
今年是洪武十五年,咱已經五十五歲了。
那么三年之后,咱五十八歲,距離花甲之齡只有一步之遙。
就算那時候身子骨也還算健壯,總也不能跟現在相比,人過了四十之后,尤其是過了五十之后,那種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的感覺,越來越清晰明顯。
年輕的時候,朱元璋是令人驚嘆的超級勞模,那時候大明剛剛得國,他作為重振漢家河山的皇帝,尤其是從破碗開局,最終奄有四海,自然是干勁十足,精神飽滿。
一天批閱幾千份奏折,就跟玩一樣!
可是現在呢?
每每到了深夜,就算他再想打起精神,也架不住體力跟不上,若是要強行振奮精神,接下來好幾天都萎靡不振,根本不是人力能夠阻擋。
不服老,不行啊!
好在如今四海升平,這幾年又是各地都風調雨順,其實并沒有多少需要他這個皇帝操心的大事,否則只怕精神跟不上的弊端,還會進一步暴露。
當年,一怒之下,宰了作奸犯科的丞相胡惟庸,將丞相的權力回收,盡數歸于皇權,痛快是痛快了,現在卻越來越覺得,身邊沒有幾個得力的幫手,實在可以算作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明明有個秦楓,卻……告老還鄉了!
你老么?
你老在哪!!
倒是咱……真的老了。
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
什么萬壽無疆,什么萬歲萬歲萬萬歲,都是虛妄罷了。
朱元璋心中升起感慨,竟是一發不可收拾,好容易才收攝心神,將注意力重新放回秦楓身上。
等待三年。
可以。
但是朕,需要一個真正可以說服的理由,而不是用錢糧,技術什么的搪塞。
朱元璋當然不是個糊涂的皇帝。
相反,他當真稱得上英明神武四個字。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對朝堂內外的掌控,早就達到極其恐怖的地步。
戶部到底有多少錢,工部到底搞出了多么劃時代的技術,這位大明皇帝,了如指掌。
所以,現在秦楓說,連最近的航海路線都不敢挑戰?
朱元璋不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