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死到臨頭,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神色各不相同,有的憐憫,有的憤怒,但誰都不會懷疑國師秦楓,畢竟秦楓之前件件都沒有說錯,更沒必要去污蔑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唯有朱元璋微微一愣,浮現出一個恍然的笑容。
哈哈,這個秦楓!
倒是以德報怨呢,光是這份胸襟,就比劉基這老小子強得多!
唔,那咱就配合一下。
一念及此,朱元璋微微點點頭,沉聲追問道:“秦愛卿,那后世發掘出的書信里,說了些什么?”
“啟稟陛下。”秦楓正色道:“書信乃是劉先生親筆所寫,信上痛斥了王保保的勸降,反而勸王保保放棄抵抗,率領前元的殘存力量,歸順大明,免得來日天兵一至,那便是玉石俱焚……”
誒?
眾人微微呆滯。
因為秦楓口述的這份書信的內容,竟然跟所有人想的都不一樣。
書信不但不能作為劉伯溫通敵賣國的證據,反而塑造了一個義正詞嚴的大明忠臣形象,把那王保保罵了個狗血淋頭……
于是,眾目睽睽之下,大明天子朱元璋,“轉怒為喜”,親手將滿腦子漿糊的劉伯溫攙扶起來,重新扶到椅子上,稍稍勉勵幾句,便讓死里逃生的劉伯溫,老淚縱橫,歡喜得差點直接暈厥過去。
救命之恩!
這是救命之恩啊!
劉伯溫知道,根本就沒有這封子虛烏有的信,秦楓之所以捏造出來,卻原來并不是為了落井下石羅織罪名,而是為了以此來打消皇帝心中的芥蒂,真的是用心良苦。
從今天起,他欠了國師一條命……啊不對,是全家一百多條命!
以德報怨,國師大人真的有古仁人之風啊!
劉伯溫不知道的是,這出戲的演出者,除了秦楓之外,還有朱元璋。
從秦楓的心聲里,朱元璋早就知道他的想法。
劉伯溫固然固執,但出發點是好的,不是為了跟秦楓做對,而是為了大明社稷,這才以老邁多病之軀,站出來質疑。
所以秦楓也不為己甚,反而是撈了他一把,免得這位大明開國功勛,落個晚節不保的凄慘局面。
朱元璋讀懂了秦楓的心聲,也尊重秦楓的意見,將劉基其人輕輕放過,讓他繼續在椅子上享受大明老臣的尊崇,卻無人再關注這個已經喪失所有話語權的唐國公。
徐達、湯和、李文忠、朱標、朱棣……數道目光,漸漸在秦楓身上交織,探尋,甚至于瞪大眼睛用力看過去,仿佛要借此將這位來歷不凡的國師大人,看個清楚明白。
來自后世?
另一時空?
相隔七百年?
這太不可思議了!
剛才雖然站出來的只有一個劉基,但是其他人心中同樣有一大堆的疑惑。
御書房內,竟是陷入了詭異的寂靜。
這些大明朝的柱石之臣,或是未來儲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盡管內心都憋了無數問題,但竟是誰也沒有先開口。
皇帝還在這里呢,鬧個君前失儀那就不太好了。
不過看起來,陛下好像并沒有不滿的意思,反而用一種很玩味的目光望著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