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李文忠之后,年輕一代的朱棣,竟是比太子更早開口,瞥了老師秦楓一眼,就事論事,正色說道:“兒臣統兵攻打安南,雖然一路如摧枯拉朽,卻也深知攻城之艱苦。”
“數年年,安南軍龜縮在坡壘關內、雞翎關內,倘若沒有洪武天雷擊碎了他們所有的抵抗意志,戰斗絕不會那么順利。”
“父皇,兒臣曾經在奏折中詳細說明當時的戰況,事實上若是雞翎關內的安南軍,再多支持半個月,甚至只需要七天的事件,我大明內部便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再也無力攻城!”
“那么此番若是大軍西征,就算環境不如安南那邊惡劣,沒有濕熱困擾,沒有瘴氣叢生,但我大明終究是勞師以遠,在失去地利的情況下,戰斗若是進入相持階段,我軍不論是補給線的漫長,或是對當地環境的不適應,都將導致這場遠征的結果,很難去樂觀估計。”
“父皇!”朱棣越說越是激動,竟也跨步上前,跟徐達、李文忠兩人并列,昂起頭,望著這位生平最敬畏,也最崇拜的父皇,大聲說道:“兒臣聽說,撒馬爾罕城墻,光厚度就超過六丈!這遠非小小的安南國,什么坡壘關,什么雞翎關能夠比擬。”
“我們之前征討殘元,遠征倭國,攻擊安南,從某種角度上說,能夠大獲全勝,是因為對方要么已經成了驚弓之鳥,沒有抵抗的意志,要么只是彈丸之地,根本就缺乏與大軍長久相持的戰略縱深。”
“但是這個帖木兒汗國,絕不是這樣!”
“他們的鐵騎,能夠裹著牛皮沖鋒陷陣。他們的戰象,據說要比安南國的更加可怕,甚至可以披掛鎖子甲,就算用工部最先進的火龍也難以摧毀。”
“父皇請看!”朱棣也伸手指向地圖,侃侃而談,道:“從嘉峪關出去,首先便是千里鹽沼,我們的騎兵陷身其中,哪怕能夠通過,也早就失了銳氣。”
“翻越天山,又很可能遇到漫天飛雪,將士的弓弦都要被凍得脆裂,難以適應在如此惡劣天氣下作戰。”
“父皇……這些,您都要三思啊!”
嚯!
四皇子殿下,真的是有點東西啊!
就連徐達和李文忠,也不禁為之側目,看著這位才只有二十歲出頭,卻如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四皇子,禁不住微微點頭。
無他,只因為四皇子朱棣的這番話,說得很內行,絕不是虛言符合剛才徐達和李文忠的勸諫。
相反,這位已經在安南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四皇子,借著那場征南大戰里發生的事情,仔細分析,反復對比,已經足以證明,要征討帖木兒汗國,難度遠遠超過安南之戰,甚至要達到數倍,十數倍!
更難能可貴的是,四皇子朱棣對于嘉峪關以西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竟似是了如指掌!
要知道,此次被召到御書房之前,誰也不知道陛下怎么忽然對西邊的帖木兒汗國起了殺心。
看樣子,四皇子也并不是預先知道。
但他依然能夠迅速指著地圖,一開口就把哪里地勢險要,哪里可能對行軍造成麻煩,說得清清楚楚。
這足以證明,四皇子從安南回來之后,這些年,不但沒有閑著,甚至也沒有只專注于出海遠航作戰的事。
他將大明周邊所有可能發生戰爭的角落,大約都已經研究透了,這才能厚積薄發,剛才說出那番絲絲入扣的勸諫來。
是個人才啊!
假以時日,四皇子殿下,定然是大明新一代的名將。
我們這些人,可以放心老去了。
徐達和李文忠等人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眼眸中的欣賞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