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朱元璋微微一愣,不禁有些動容。
說實話,悄咪咪跟在秦楓身邊,偷聽心聲,早就成了朱元璋的一個習慣,但這么多年過去,還真的很少在秦楓的心聲里,聽到藍玉其人。
藍玉,也就是常遇春的妻弟,繼承了常遇春的作戰勇猛,算是一個朱元璋知道名字的將領,僅此而已。
但現在!
在秦楓的心聲里,這竟然是一位大明開國之后,鼎鼎有名的大將?
甚至差一點,就走到了功高震主這個層面?
這有些不可思議呢!
若說這個人有徐達、李文忠這樣的履歷,參與了開國的南征北戰,或許還有這個資本。
開國的時期,朱元璋眼里幾乎是沒有這個人的。
區區一個千戶,什么檔次,也值得朱元璋關注。
但是居然后來還能憑借一次次戰功,上升到那個幾乎至高無上的位置,這個人,似乎很了不起呢!
朱元璋在心聲的提示下,不禁望向藍玉。
熟悉,卻也陌生。
不過,既然有秦楓的心聲擔保,有什么不敢用的。
朱元璋當即決定,這個征西先鋒的位置,就由這個急于立功的藍玉擔任。
這場大朝會,從清晨一直到了過午,眾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終于,朱元璋從寶座之上,緩緩起身。
霎時間,所有的聲音都安靜下來。
討論得也差不多了,但最終拿主意的,當然只能是這位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
“徐達!”
朱元璋沉聲點將,話音未落,魏國公徐達連忙躬身,聆聽圣諭。
“此次西征,事關國運大計,不容半點馬虎,因此命你為征西大元帥,統領共計三十萬精銳虎狼之師,征討西域,進軍帖木兒汗國,將我大明的旗幟,插上撒馬爾罕城頭!”
朱元璋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緊跟著便是徐達大聲答應道:“老臣遵旨!”
今年五十歲的徐達徐天德,再次統兵出征,不論是威望還是能力,都是不二人選,放眼大明,除了當今圣上之后,果然是無人能夠跟徐達爭奪這個帥印。
而且,圣上綜合考慮之后,似乎是折中了徐達和朱棣兩人的方案,沒有采用徐達之前較為持重的四十萬人的建議,也沒有選擇朱棣聲稱的二十萬甚至十萬就夠的思路。
三十萬精銳!
這跟前些年朱棣率軍攻打安南,是一樣的規模。
一個向南,一個向西。
雖然帖木兒汗國的軍事實力遠非安南可比,但同樣地,大明,尤其是大明工部,這些年也絕沒有閑著。
火器上的遙遙領先,甚至說是降維打擊,便可以大幅度降低普通士兵的消耗,從而讓糧草的供應,也變得簡單許多。
但目前為止,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紙上談兵,只能是根據目前的情況,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對即將到來的戰爭,進行一個盡可能真實的評估或者說是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