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位大明國師,別說早在數年前就辭去所有職務,只保留一個大明國師的虛銜,跑回淳化老家養老,盡管也通過各種方式影響著大明的方方面面,但從官職上看,的確早就成了閑云野鶴,別說打仗了,就算天下大亂,也可以說跟他無關。
即便是在此之前!
他在六部擔任重要職位,或是做應天知府,甚至更早以前,他做淳化知縣的時候。
除了分內之事,也很少見到這位國師大人如此勇武,竟主動提出要從軍出征。
大家可都還記得,那次大明首次科舉,皇帝選中了他,要做全國的總學政,主考官。
可是這個秦楓呢?
竟然就在這金鑾殿上,再三推辭,并且提出三條簡直可以說是喪心病狂的要求,這才最終答應,就好像是整個大明朝求著他一樣。
這次是怎么了?
一反常態,竟然要參加西征軍?
要知道,西征大軍,可不是去帖木兒汗國旅游的啊,殘酷的戰爭面前,一切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包括主帥徐達在內,都不可能保證萬無一失。
金鑾殿上的很多開國老臣,都記得昔年的鄱陽湖大戰。
開戰之前,朱元璋一方其實是弱勢,雖然后來憑借對方的鐵索連船昏招反敗為勝,卻未必能說就此定鼎天下,讓陳友諒那邊再也沒有任何掙扎的余地。
可是好巧不巧,一支流矢,射死了陳友諒,這才讓天下定鼎,從此只有大明的聲音。
陳友諒,那是主帥啊,亂軍之中照樣被射死。
反過來說,那種混亂的情況下,誰敢說朱元璋就不會被射死?
有時候,戰爭充滿了偶然性,而這種偶然性的突發,足以讓整個戰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秦楓為什么要參加西征軍?
沒人能看懂。
他現在只有國師的職位,于情于理都沒有必須參加的理由,再加上這些年,隨著秦開的出世,秦楓兒女雙全,成了令人津津樂道的孩兒奴,說實話平常離開秦府的時候都不多。
竟然要拋家舍業,去那么危險的戰場上?
圖個什么呢?
偌大的金鑾殿,竟一時陷入沉默,眾人甚至忘了這本是一件對大明極其有利的好事,集體陷入了微微的呆滯當中。
除了一個人。
大明皇帝,朱元璋。
此時此刻,通過偷聽……呃,或許現在對于朱元璋來說,已經不能算是偷聽了,他可以說是光明正大地聽,聽到了此刻秦楓的心中所想。
秦楓望著朱元璋,笑了笑,然后竟是在微微躬身之后,轉過身,面向大明朝堂上的袞袞諸公。
毫無疑問!
這是一個非常僭越的動作!
自從大明建國以來,甚至可以說是自從有封建王朝以來,不論是唐宗宋祖,還是秦皇漢武,都從沒有一個臣子,哪怕他是權傾朝野的一代權臣,也絕不敢在如此莊重的朝會場合,在象征皇家威嚴的金鑾殿上,竟是公然背對皇帝,用自己的屁股對著皇帝!
因此,僅僅這一個動作,就讓整個金鑾殿上響起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無數不可置信的目光,齊齊射向秦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