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六年。
四月初七。
大明西征軍從嘉峪關出塞,已有五日。
即便是身經百戰的大明精銳,也只是參加了數年前的安南之戰,或是更久遠的登陸倭島之戰,北伐之戰。
西出嘉峪關,來到這片遍地黃沙的西域戈壁,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第一次。
戈壁灘上,黃沙萬里,狂風裹挾著粗糲的砂石,在天地間翻涌,放眼望去仿佛是一道道恐怖巨大的黃龍,令人感嘆天地偉力,人力渺小。
西征軍先鋒藍玉,勒住胯下躁動的戰馬,向后瞥了一眼自己統帥的三千輕騎,鐵甲在烈日下泛著冷光。
這本是他親自挑選的先鋒輕騎兵,乃是精銳中的精銳,到了戰場上,不說以一當十,起碼也能跟尋常的萬人隊斗個旗鼓相當。
可是,在這鳥不拉屎的戈壁灘上疾馳五日,敵人的半根毛都沒見到,卻被這惱人的烈日黃沙,折騰得人困馬乏,如烈日下的枯草一樣蔫萎,任憑馬蹄陷在流沙河砂石交錯的死亡地帶,卻已無力約束。
到處都是黃土,到處都是流沙,能躲到哪里去?
遠處黃沙滾動起來,眾人連忙警醒,卻很快辨認出是大明的斥候,便重新松弛下來,目視著那嘴唇干裂甚至開始滲血的年輕斥候,到了近前,滾鞍下馬,用干枯的聲音急促說道:“藍將軍,前方三十里哨探來報……”
藍玉神色沉肅,靜靜聽著,不時皺起眉頭,似是在分析情報中有價值的內容。
鬼哭林?
這名字就不是什么好路數!
藍玉接過屬下遞來的水囊,自己喝了一口,便遞給早就干渴的斥候手里。
噗!
最后半口混合著砂礫的濁水,被藍玉噴在滾燙的青銅羅盤表面。
水珠竟在羅盤上升起白煙,仿佛被曬化了的青銅指針,這才如夢方醒般,在蒸汽中微微顫動,最終指向西北方一片模糊的陰影。
那就是西域商隊口中的“鬼哭林”,乃是由萬千株枯死的胡楊,扭曲而形成的天然迷陣。
軍法有云,逢林莫入。
不過根據斥候提供的情報,若是繞路,將拖緩這支先鋒隊的行程,影響既定的戰略目標。
所以藍玉在權衡之后,瞇起被風沙磨出血絲的眼睛,反手抽出腰間的三眼火銃,指向天空。
砰!
一聲巨響,驚得戰馬人立而起,整個三千人的精銳先鋒隊,齊齊凜然,望向為首的藍玉。
“傳令!”
藍玉望著前方沙丘上半截森白的駱駝骨骼,沉聲命令道:“全軍以魚鱗陣緩行,前后守望,馬嘴銜枚,蹄裹氈布,用最快速度通過胡楊林,然后我們停下來稍稍休整!”
暮色四合的時候,三千人鐵騎,摸到了胡楊林的邊緣。
早就枯死不知多少年的枯枝,在風中摩擦出其一的聲響,真如厲鬼哭嚎一般,想必鬼哭林也是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