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
如期而至。
又是一個春天,象征著新生,象征著希望,象征著朝氣蓬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場被大明朝堂,被朱元璋期盼了許多年的“東風”,注定要在工部興起。
在應天府城郊,一大片土地被用作工廠,日夜被爐火映照得如同白晝。
偌大的工廠周圍,守衛森嚴!
即便如今的大明早已威臨四方,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膽敢覬覦窺探,但為了保密起見,這里依然擁有不亞于皇宮內院的保護級別,令一切宵小敬而遠之。
巨大的煙囪,刺向蒼穹,一刻不停地噴吐著濃白的蒸汽和火星。
即便是遠在紫禁城,不需要登高望遠,也能看到這幅不凡氣象。
這里,是大明傾全國之力,燃起的“神火”的心臟所在。
心臟的核心,工部侍郎楊開天瘦長的身影,包裹在濃煙和油污之中。
這位昔年楓蘭縣學走出來的另類學子,眼窩深陷,卻精光四射。
他胸中沒有太多四書五經的文章,沒有裝載經世濟民的學問,但卻在秦楓的指引下,走上了另辟蹊徑的發展道路,如今更是青出于藍,親手握住了大明即將奔向遠方,奔向星辰大海的偉大航向。
此刻,楊開天立于一座三層樓高的青銅巨獸前!
這青銅巨獸,可不是墨家地宮中搬運而來的冷峻古物,而是融合了墨家機關結構與新型蒸汽原理的澎湃心臟!
巨大的青銅汽缸嗡嗡震動,活塞往復如巨獸喘息,通過復雜而精準的齒輪鏈條傳動裝置,將力量源源不斷輸送到連接的槳輪傳動軸上。
“加大氣壓!校驗聯動軸承!”
楊開天的聲音,微微嘶啞,卻依然能穿透機器的轟鳴,讓所有年輕的匠人都精神一振,立刻攀附在鋼鐵骨架上,揮動工具,汗如雨下。
每次微調,這恐怖的青銅巨獸都可能發出無法預測的咆哮,甚至將靠近的工匠狠狠吞噬,即便是距離稍遠的楊開天,也置身危險當中,這不到一年的研發過程,已經不知多少次險死還生。
這里不是戰場,卻同樣危機四伏!
可是,為了近距離指導,為了能親眼看到第一手的資料,楊開天不顧危險,始終堅持在這里指揮,也激勵了無數將這位楊侍郎當做偶像的年輕工匠。
危險,從來都是與機遇并存。
在這樣不顧危險的努力下,研發進度突飛猛進,每時每刻,都可能迎來最終的成功,標志著新紀元的轟然開啟。
然而……要將千年前不可思議的墨家機關術,跟老師秦楓口中描述的那些更加不可思議的科技融合在一起,走出一條屬于大明,屬于大明工部,屬于楊開天自己的科學道路……
談何容易?!
其實除了秦楓之外,哪怕楊開天自己,都不知道現在做的事情,是何等崇高而艱難。
到這個時候,其實就算是授業恩師秦楓,也已經無法給楊開天提供更多的具體指導,只能是粗略點明一個方向,然后輔助參考一些建議,僅此而已。
楊開天手下并非沒有幫手,依托整個大明的力量,無數天資聰穎,有志于天工開物的年輕人,從全國各地紛紛涌來,聚集在這里,聚集在他的身邊。
但即便如此……要完成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業,依然是千難萬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