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藏著掖著的,反而適得其反。”
“接受老百姓監督,絕對不能只是一句口號。”
“是,高老師。”祁同偉一邊忙活著手里的活兒,一邊說道:
“我這次,是深有體會了。”
“對了高老師,那個李叢林李縣長,已經回巖山了。”
“聽說當地老百姓知道他沒有死,家家都高興的跟過年似的。”
“老百姓都自發迎接他,迎接的隊伍,排出去幾條街。”
高育良聽后,笑了笑說道:
“老百姓的想法兒很簡單,你對他好,它也對你好。”
“這個李縣長,就是最樸素的那種官員,只要對老百姓好的事情,他就去干,甚至不惜和領導去爭。”
“責任心強、不貪不占、能干事兒,是個好官。”
聽到高育良,對李叢林的評價如此之高。
祁同偉跟著接話道:
“高老師,我覺的可以考慮把他調到京州。”
“他在縣長的位置上,也干了這么多年,可以動一動了。”
沒想到高育良聽后,卻開玩笑似的說道:
“同偉啊,你這是想讓巖山縣的老百姓罵我呢?”
“現在巖山災后重建工作,缺不了他主持大局。”
“還有,像李叢林這樣的人,留在基層跟老百姓打交道是最好的。”
“你讓他進省廳局擔任個什么職務,這是折磨他。”
祁同偉聽后,說道:“高老師,還是您知人善任。”
高育良面帶微笑,說道:“不過你說的也對,他工作干的很好,也該動動了。”
“巖山縣的書記學習完畢之后,應該會調離。”
“我看就讓他擔任巖臺市委常委、巖山縣書記吧。”
“既不脫離群眾,也算對他的工作有所認可。”
祁同偉立即認同道:“行高老師,我看這樣行。”
聊天的時候,花肥也已經拌好了。
“高老師,您看這樣可以了不?”
高育良過來看了看,用手捻了捻說道:
“行,差不多了,可以施肥了。”
祁同偉便將拌好的花肥,裝了一小桶。
高育良這邊已經用小鏟子,將花樹旁邊的土給松了松。
“同偉,將肥料灑上就行。”
“注意,不要灑的太厚,過猶不及。”
“行,高老師。”祁同偉一手提著桶。
一手用鏟子,將桶里的肥料,按照高育良說的,灑在周圍。
一邊施肥的時候,祁同偉一邊問道:
“高老師,您剛才說接下來要對全省的水利工程進行調查了。”
“沒錯。”高育良并沒有停下手里的活兒。
“這件事兒,我已經跟上邊匯報了,上邊也支持我們的調查。”
“還說巖山水庫大壩事件,很具有代表性。”
“也給其他省份提了個醒,要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
聽到這話,祁同偉接著說道:
“高老師,說句不該說的話,我覺的很可能還會查出問題。”
“這個事情,要不然交給我負責,我帶著人推動這件事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