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恒不想回系統空間,但在新一團整天混吃等死當個米蟲,又讓他覺得很慚愧。
畢竟戰士們每天都在訓練,隔三差五還要出去跟偽軍作戰熟悉戰場。
這讓方恒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
他學的是農林專業,現在這個時間點也派不上什么用場,因此便想到了以前舅舅搞的那個小養殖場。
正好他下訂單弄來的五千只雞鴨鵝幼苗也不好處理,除了一些在籠子里就死掉的,被李云龍扔給炊事班燒了吃之外,剩下的就全集中到了方恒手里頭。
方恒就搞了個養殖場,請楊莊的老百姓砍伐竹木,搭了幾個棚子,又編了些籠子,將雞鴨鵝幼苗分區域安置。
這是方恒以前看舅舅養殖的時候這么搞,有樣學樣,甚至因為沒怎么實操過,很多細節都不夠完善。
就連方恒自己都知道,自己依葫蘆畫瓢其實沒做好。
不過李云龍對此卻覺得很不錯,這種集中養殖的想法,他之前還真沒有想過。
現在他幾乎每天都會跑到養殖場看看,暢想未來新一團戰士們每天都能吃到新鮮雞蛋的好日子。
楊莊的大姑娘小媳婦們,也都經常跑來看。
這些小雞小鴨雖然吵鬧,但大家卻相信,這是能讓大家以后過上好日子的好東西。
有一些心思靈活的小媳婦見方恒養殖搞得像模像樣的,也動了心思,便每天跑來養殖場幫忙工作,順便也跟著方恒學習如何養殖,如何防御雞鴨疾病。
方恒也不藏私,只不過他肚子里那點貨,沒幾天就被掏空了,只好每天晚上挑燈夜讀。
方恒發誓,就算當年高三沖刺的時候,他都沒這么努力過。
畢竟高三的時候年紀小,對于大學到底是怎么樣的充滿了迷茫,有時候難免會有所懈怠。
但現在他卻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多學習一些雞鴨養殖的知識,或許就可以多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這樣的生活雖然繁忙,卻讓方恒覺得前所未有的充實。
李云龍在養殖場左看看,右看看,只覺得以前這些看起來不值一提的小雞、小鴨,是那么的可愛。
他強忍著把手伸進籠子里抓一只出來看看的沖動,用滿是期待的眼神看著方恒:“老弟,是不是等這些雞、鴨長大了,咱們以后就有新鮮的雞蛋吃了?”
方恒搖頭:“老李,我丑話說在前頭,這些家禽呢,你也別抱太大的希望,我只能說盡力而為。”
李云龍立刻瞪大了眼睛:“不就是些雞鴨嗎?你老弟是讀過書,喝過洋墨水的人,難道還搞不定?”
“呵呵,我學的是農業方面的專業,搞養殖我真不擅長,只是以前看我舅舅搞過,而且家禽最大的問題,就怕生病,一旦出現感染,一死就是一大片。”
李云龍聽到這里,頓時一陣心疼得直抽抽:“那要不把這些雞鴨分散到楊莊老百姓家里?”
楊莊有村民300多戶(因戰亂損失了一些),如果把這些雞鴨幼苗分到各家,每家每戶都能分到十幾只。
但方恒卻再次搖頭道:“不行,馬上就要入冬了,老百姓家里沒多少存糧,這些雞鴨根本得不到糧食,放在地里散養的話,養殖效率就太低了,回報產出比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