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打鬼子?
關鍵是八路軍成了心腹之患好不好!
四大天王都是晉王的擁躉,自然要捧晉王的臭腳。
楊愛源地位僅次于晉王,首先開口道:“晉王所言有理,我們誰都沒想到,八路軍的實力發展毫無跡象,如今北邊毛子又跟三德子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至此毛子就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鬼子,鬼子無法從東北得到兵力支援,只怕耗不過八路軍啊!”
明明是友軍隱隱占據上風,但在楊愛源看來,還不如鬼子取得勝利呢。
諾門罕戰役爆發之初,晉綏軍高層也對此進行過討論,大部分人都認為雙方勝負五五開。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鬼子在北邊根本干不過毛子。
只不過毛子也要擔心西邊三德子的壓力,因此沒辦法集中精力對付鬼子。
現在這個互不侵犯條約一簽,也就意味著鬼子的末日很快就要到了。
北邊鬼子一旦失敗,華北地區的鬼子只怕也要接著受創。
“吾輩軍人,怎可坐視山河破敗而無動于衷,如今鬼子正是實力衰弱之時,我晉綏軍十幾萬大軍傾巢而出,必將能夠一錘定音。”
說罷,楊愛源站起身來,指著地圖道:“諸君,昔年我晉綏軍掌控三省,便是中央政府,也不能將我等如何,如今蟄伏近兩年,也是到了報仇雪恨的時候了,十幾萬大軍一出,再有八路軍從旁協助,倭寇不過區區六個旅團,不足十萬的兵力,優勢在我!”
楊愛源這話,說得賊不要臉,簡直就是明牌說自己要派晉綏軍出擊,從八路軍手里搶功勞了。
他環視四周,一時間氣勢無兩,點名孫楚道:“萃崖兄,你怎么看?”
孫楚急忙起身:“星公,卑職認為此事可成!”
楊愛源字星如,因為在晉綏軍里僅次于晉王,資格也比較老,就連孫楚也得對其恭恭敬敬,因此便以字稱公,算是如今國府里頭的常態了。
見孫楚附和自己,楊愛源大喜道:“好,萃崖兄之軍略,我與司令皆是放心的,此次作戰就由萃崖兄作為總指揮,如何?”
孫楚心里頭一突。
我?
去對八路軍背后捅刀子?
難怪楊愛源不接這個總指揮的活,反而落到他孫楚的頭上。
以前八路軍武器裝備稀爛的時候,就能壓著晉綏軍打,還是國府派出中央軍支援,不然晉省說不定早就落入了八路軍之手。
如今八路軍武器裝備明顯提升,戰斗力跟以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讓他孫某人去打八路軍?
孫楚又不傻,急忙推辭道:“此事關系重大,貿然對八路軍動手,終究還是不合大義,八路軍雖擁兵自重,但名義上還是屬于第二戰區指揮,我們不妨在此事上做文章,以第二戰區的名義,命令八路軍讓出部分陣地。”
“在下過去曾率軍與八路軍交手,關系不佳,恐難以勝任如此大任。”
楊愛源想了想,覺得孫楚說得也不是沒道理。
當初八路軍最落魄的時候,孫楚可沒少帶著晉綏軍去打八路軍,手里可有不少八路軍的血債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