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西!笠原君的才能,在第一軍當個參謀長有些屈才了啊。”
筱冢義男這下終于滿意了。
兩頭老狐貍湊到一起,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個作戰策略,隨后交給參謀部補充完整,并匯報給華北派遣軍總司令部。
1939年9月5日,晉綏軍基本完全接收了八路軍的陣地,跟鬼子華北派遣軍第一軍之主力形成對峙。
在此之前,晉綏軍就動用了渠道,在新聞報紙上宣傳晉綏軍主動出擊,“配合”八路軍進行作戰的消息弄得滿天飛。
就連國府那位看到了新聞報道之后,也高興地親自給晉王拍去電報,夸獎他勇于承擔救國之責任,敢于面對倭寇之決意值得稱贊。
隨后兩天,晉綏軍各陣地斷斷續續跟鬼子打了幾仗。
可能是之前八路軍跟鬼子鏖戰三月之久,早就將鬼子拖成了疲憊之師,因此晉綏軍接連取得勝利。
接連的勝利,讓國府的報紙仿佛過節一般。
各大報紙連篇累牘報道晉綏軍取得勝利,但卻在報道中絕口不提八路軍曾經與鬼子交戰三月之久的事實。
與之相對的,是粵省已經淪陷近半,幾乎家家戴孝。
考慮到當前局勢,晉綏軍高層分析后認為,倭寇此時應當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北邊以及攻略華南,在華北地區兵力不足,決戰意志不夠堅決。
因此,晉綏軍積極行動,一改常態主動向鬼子發起決戰。
經過近一個星期的艱苦戰斗之后,晉綏軍終于完成了第二戰區總司令部的決策,將原本八路軍分散在華北各地的陣地連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道長長的戰略陣線。
完成作戰任務后,晉王驕傲地發表公開講話,聲稱已經奪回華北戰局之主動權,相信很快就能取得更大的戰果。
八路軍方面多次提醒,要求晉綏軍收縮防線,否則可能會遭到鬼子集中火力進攻。
但被接連的“大勝”蒙蔽了雙眼的晉綏軍卻認為,這是八路軍嫉妒晉綏軍之戰果,故意擾亂視線的舉動。
甚至晉綏軍還公開嘲諷,聲稱八路軍只會小規模游擊作戰,根本沒有跟鬼子進行正面決戰的力量,想要奪回華北,還是得看晉綏軍的。
在這種盲目樂觀的氛圍下,華北地區局勢陡然發生變化。
9月15日,農歷八月初三,當日中午十二點,原本被晉綏軍壓制得只能在陣地里“拼死防御”的鬼子突然發起反撲。
首先是負責駐守正太鐵路沿線的獨立混成第4旅率先發難。
這支鬼子的精銳部隊出動一個騎兵大隊,繞開正面與之“僵持”的晉綏軍第108師,僅僅用時不到兩小時,就突破了108師陣地。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