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變”后,鬼子鐵蹄南下,kmt一路潰逃,華北地區先后淪陷。
當年10月14日,原東北軍53軍691團在晉縣誓師,宣布脫離kmt,改稱“人民自衛軍”,留在冀中繼續抵抗鬼子的侵略。
到1938年4月,冀中根據地相繼建立了38個縣抗日政權。
至此,東起津浦路、西至平漢路、北起平津、南至滄(縣)石(家莊)路之間的冀中根據地初步建立。
1939年,120師挺進冀中后,打了一系列漂亮仗,進一步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
其中最為經典的是“齊會戰斗”,經此一戰,八路軍殲滅日軍吉田大隊700余頭,不可一世的鬼子王牌部隊潰不成軍,創造了平原作戰大規模殲滅敵人的范例。
到如今(1939年10月),冀中根據地已經發展到44個縣,人口約800萬!
考慮到八路軍方面后續的發展計劃,以及人口在未來工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又提前收到鬼子要進行大規模掃蕩作戰的情報,八路軍方面抽調了129師386旅部分部隊趕往冀中支援。
現在的386旅,可是八路軍中武器裝備最為豪華的部隊,與120師合流之后,冀中根據地的實力一下子就暴漲了起來。
此次129師抽調了十個團到冀中,其中包括原386旅主力772團、孔捷率領的獨立團、以及在此次部隊整編之中被授予新數字番號的第十六(原新一團)、第十七(第三次編練的新二團,前兩次編練的部隊都塞進了暫13師)、第十八團(原補充團)。
除了這五個步兵團之外,考慮到此次是在平原跟鬼子進行大規模正面作戰,八路軍方面非常謹慎地又抽調了兩個炮兵團,其中炮兵二團為清一色裝備107mm火箭炮,炮兵一團則是裝備有四十八門125mm榴彈炮。
除了這兩個炮兵團之外,三八六旅的步兵團也全部都至少有一個炮兵營的編制,相比起一年前的八路軍,火力堪稱維度級別的躍升。
在此之外,386旅還抽調了十二臺三十六噸重的農用拖拉機,組成了一個坦克連,以應對鬼子南下的戰車旅。
另外,八路軍方面還為冀中根據地準備了空中力量支援,不過考慮到保密性的問題,這些空中力量不會直接出現在冀中地區。
從兵力上就可以看出,八路軍方面是下了決心,要狠狠打擊鬼子的囂張氣焰,徹底將華北局勢控制在自己手中。
10月9日,冀中根據地文安縣東十五公里外,獨立團團長孔捷正舉著望遠鏡,觀察著敵人的情況。
只見一群鬼子正尾隨在一輛裝甲車后方,快速向附近的村莊前進。
鬼子的裝甲車上,甚至還刷上了標語——“專打386旅!”
獨立團二營長渴望地看著孔捷:“團長,鬼子這么囂張,咱們不打嗎?”
孔捷雖然老是被李云龍叫做孔二愣子,但他可一點也不愣。
只不過相對于李云龍各種搞事,孔捷相比之下要老實不少而已。
他微笑著搖頭:“不要著急。”
說罷,孔捷還有心情跟政委李文英開玩笑:“文英啊,你說鬼子裝甲車上的標語,要是讓120師的同志看到了,會不會吃醋啊。”
李文英哈哈一笑:“肯定啊,畢竟冀中根據地真要算起來,可是120師建設起來的,鬼子卻寫上專打386旅,擺明了就是沒把120師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