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垠的華北平原在秋日的陽光下延伸至天際,平坦得幾乎沒有任何起伏,只有零星散落的低矮土丘、幾叢頑強生長的灌木和遠處地平線上模糊的村落輪廓。
干燥的秋風卷起細小的沙塵,在空中打著旋兒,帶來一股塵土和枯草的氣息。
第六師團的工兵部隊正像冷酷的工程師,在這片看似無險可守的平地上,迅速而高效地雕刻出一座防御堡壘。
工兵、輜重兵及部分步兵以驚人的速度和紀律性挖掘著。
散兵坑如同棋盤上的點,星羅棋布,彼此間由縱橫交錯的交通壕連接,構成一張巨大的、向遠方延伸的網絡。
干燥堅硬的土地在鐵鍬和鎬頭的反復鑿擊下,揚起陣陣嗆人的黃塵。
挖掘出的土方被迅速堆在壕溝前緣,壘成簡易的射擊胸墻。
而那些原本毫不起眼的土丘,在此刻成了最為寶貴的制高點。
經驗豐富的鬼子們,善于利用平原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
工兵們正全力加固著丘頂,挖掘環形工事,設置觀察哨和重機槍巢。
機槍手仔細測算著射界,確保每一挺重機槍都能覆蓋前方大片的開闊地,形成交叉火力網。
即使是低矮的灌木叢也被利用起來,作為偽裝點或輕機槍的臨時掩體。
佩戴工兵臂章的軍官和軍曹手持測繪板、皮尺和望遠鏡,在陣地上來回穿梭。
遠處,工兵小隊正奮力將帶刺的鐵絲網樁深深砸入堅硬的地面,冰冷的鐵蒺藜在陽光下閃著寒光,一圈圈猙獰的鐵絲網開始切割著平原。
在陣地后方稍遠、相對隱蔽的位置,炮兵部隊正在緊張地設置陣地。
因為知道八路軍的武器裝備已經今非昔比,鬼子們在設置炮兵陣地的時候十分認真,力爭要將自身的火力優勢發揮到極致。
九二式步兵炮和山炮的炮管被放低,士兵們用砍伐下來的樹枝、高粱秸稈和偽裝網進行覆蓋。
彈藥箱整齊地碼放在挖好的淺坑里,上面同樣覆蓋著偽裝物。
炮長們舉著望遠鏡,對照地圖反復確認著預設的射擊諸元。
在陣地邊緣,幾間孤零零的土坯農舍已被徹底摧毀。
房梁、門板甚至土坯,任何能用的東西,全都被拆走,用于加固工事或作為燃料。
幾個被強征來的民夫,眼神空洞,在刺刀的監督下,麻木地將拆下的木料扛向工地。
更遠處,一縷濃黑的煙柱筆直地升上天空——那是一個被懷疑“通敵”或拒絕提供“協助”的村莊在燃燒,是第六師團“赫赫武功”的又一筆注腳。
騎兵小隊和馱馬隊在陣地側翼和后方游弋、警戒。
健碩的蒙古馬噴著響鼻,不安地刨著蹄下的硬土。
士兵們警惕地注視著平原的盡頭,注意著任何可能的風吹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