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為了接下來的大征兵,同時在其他世界無需考慮隱藏力量,低調的【逆熵】急需一種適合大規模戰場,且制造成本相對低廉,制造難度適中,適合大規模列裝,堅實可靠的主戰裝甲。
但是江秉越設計越興奮,整個設計方案在他的不斷堆料中逐漸變的抽象且離譜,造是可以造明,大批量生產效率也不會慢,只不過整套裝甲的成本卻沒控制住。
【熱寂-1型】動力裝甲系統。
基于《死亡空間》rig系統為基準操作平臺,結合了江秉所掌握的所有科技研發而成。
整體設計圖耗費了江秉三天兩夜的高強度工作時光,以及大把的頭發。
整體設計貫徹三小時列裝原則——只要原料充足,任何經過基礎改造的賽博士兵都能在流水線上從無到有,用三小時完成換裝。
裝甲架構采用模塊化結構,便于生產,維修,高密度陶瓷防彈護板,配備冷鈦外置裝甲片提供足夠的防御力,液壓與電推骨骼系統足以為裝甲提供充沛的動力。
該裝甲由一套由高能電池組組成的動能模塊功能,這些來自《死亡空間》的儲能技術足以讓這些裝甲滿功率運作近十個小時,低烈度的戰爭則可以維持一周左右。
動能模塊被江秉設計成了背包樣式,便于進行快速更寬,當然,這也是整套裝甲最耗費江秉精力的地方。
以下是整具裝甲詳細參數
頭部神經共振頭盔。
鏡面拋光面甲內嵌「螳螂復眼」多光譜觀測陣列,由8枚可獨立轉動的棱鏡鏡頭。
考慮到使用者沒有腦機,賽博世界各種基于腦機開發的神經同步操控技術變沒辦法直接應用在此裝甲上,江秉一度想要采用反饋速度要更慢一些的力反饋操作模式,但考慮到戰場之上,一毫秒的反應落差都有可能導致生死兩別,江秉準備研發一款完全自我封閉的神經轉化傳輸義體,作為士兵完成突變改造后下一步的必要義體植入流程。
好在依托于腦機開源的知識,以及市面上五花八門,如自我ice、外接盤、內存加強、卡米略ram管理器、ram升級、邊緣系統增強、視覺皮質支持、擊殺治療和機電核心等額皮質義體的提供的參考,這個被江秉命名為‘黑王之鑰’的初代神經信號轉接器被很輕松研究成功。
它的功能非常簡單,置于腦部額皮質位置,可以收集神經信號,并與經過復編程過底層邏輯的裝甲rig操作系統無縫對接,達到“人甲合一”的境界。
后頸處集成先前被江秉特意刪除的rig系統脊柱檢測外顯功能,可以連通江秉預留的生命信息檢測接口,配合rig本身自帶健康檢測系統,通過外置led燈柱實施顯示使用者身體健康情況,便于在戰場上展開救援。
當然,考慮到實際使用情況與《死亡空間》中的采礦作業有所不同,這種功能被縮小為一個小型可變燈柱,并圈定了特定光譜,只有搭載了對應顯示波段的目鏡可以看到。
最重要的是,此功能可以人工關閉。
耳部裝甲同樣集成了rig通訊系統,只不過江秉選擇取消了配套的外置投影設備,改用目鏡投影通訊。
呼吸過濾器采用漩渦狀金屬網格,內置的過濾設備足以支撐使用者在極端情況下在大部分毒氣,煙塵等惡劣環境中短暫生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