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出了賭場,她仍然還時不時的痙攣著往外嘔吐著酸水。
而她一身金色亮片工作服早就沾滿了‘左鄰右舍’噴出的嘔吐物,讓她看起來像個以垃圾堆為家的資深流浪漢。
但是兩人早就顧不得這些個人衛生,只顧著埋頭狂奔,她們要在整個水晶宮的龐大體系轉起來之前去往已經計劃好的‘藏身處’,否則歐空局這個機構開動起來,兩人估計很快就會寸步難行。
有光明的地方就會黑暗,縱然是自譽為‘文明之光’的水晶宮也是如此。
“蛹寨”
水晶宮的灰色區域,地處水晶宮最外圍的第一環,是整個水晶宮最老舊的區域,也是最魚龍混雜的地方。
該區段最初是空間站早期建設時用于穩定姿態的巨大質量塊和工程結構支架所在地,隨著空間站主體陸陸續續的完成擴建,這片由巨大梁架、廢棄艙室、冗余管道和大型儲罐構成的迷宮般區域被官方選擇性的半“遺忘”和遺棄。
畢竟它關系到整個空間站的結構穩定性,不能當成太空垃圾處理掉,但是作為正常的艙室使用的話,又因為其內部早期不合理的空間規劃讓其很難從根本上進行再次改造。
再加上水晶宮這種高壓環境,總需要有能夠導流‘污水’的垃圾堆,所以‘蛹寨’就這么被半明半暗的保留下來。
因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這里已經變成了水晶宮某種意義上的地下黑市,灰色地帶,各種勢力在這里盤根錯節,根深蒂固,因為其中牽扯到大量的利益糾葛,導致歐空局對于這個‘賽博九龍城寨’一直處于放任自流的態度。
它的誕生與其說是因緣際會,倒不如說是水晶宮當下政體下必然會產生的一種產物,當權者對此一樣心知肚明。
空間站官方通常會視其為“不存在”或“待處理問題”,除非內部產生的混亂足以威脅到整個水晶宮主體結構安全,否則正常情況下都由內部自行解決,只有到了情況惡劣到無法抑制程度,cpd才會在厚重裝甲保護下,以雷霆手段對其進行最必要的“清理”行動。
而作為垃圾堆,這里的環境自然是惡劣的爆表。
大量破產者、非法移民、偷渡客,乃至通緝犯、賽博精神病邊緣人、被企業拋棄的工傷者、信息掮客、黑市商人、拾荒者、廉價性偶、充斥著這個并不算大的第一環中段空間,讓這里的人均生存空間可能只有幾立方米。
最擁擠處的每一寸空間都會被占據,睡覺的吊床層層疊掛,讓擠在其中的赤貧者宛如蠶蛹一般,但是好處是這種吊床是免費的,免費的東西在水晶宮里可謂是十分稀奇了。
而分布在各處的管道中常年涌動著液體和氣體的流動聲,加上老舊通風扇的嘶鳴、破損不堪的燈具的電流嗡嗡聲、時不時爆發的爭吵叫罵聲、某些劣質音響播放的音樂聲,共同形成一種可以令人神經衰弱的噪音背景墻。
但是反常的是,相比于惡劣的生存環境,這里的還擁有著一套完善的社會制度,和算得上及格(也就是表面上過得去)的治安環境,當然,這主要依賴于“管道公會”的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