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潔白到有些瑩潤的手指輕輕敲了敲這輛造型復古的機車,江秉饒有意味的打量著這件科技造物。
“讓您見笑了,薩布爾先生,這是個老古董了,總是出現故障,這會回去說什么也要換個更靠譜的懸浮摩托。”卡拉一遍用手指撥弄著機車發動機處的機械結構,一邊緊張的四處觀望,生怕從那里在殺出來只孽奇拔。
江秉可不認為一個用足以讓它跑上1年的高密度納米電池做能源供電,大量采用納米技術做細節結構支撐的機車算是老古董。
更不用說這個輪式結構的機車剛剛還以300公里+的速度載著兩個人在沙漠上一路疾馳了幾十公里。
這世界的科技水平在某種程度上的確高的離譜。
想到這里,江秉又下意識的望向遠處那個巨大的星環殘骸,他完全可以想象出來這東西的完整體會有多么巨大,畢竟它理應是在太空中圍繞著地球漂浮的行星級巨構。
‘伯奇環’
英國物理學家保羅·伯奇發表于1982年的經典論文《軌道環系統與亞軌道環系統》中明確的提出了軌道環概念,雖然這個世界的出軌道環建設方案沒有采用和對方相同的高速運動粒子流的建設方案,但是仍然做出了類似對方假設的“軌道環生態系統”的星環巨構。
這種巨型結構算得上人類文明從“行星物種”邁向“軌道物種”的關鍵基建,它的落成幾乎可以同時解決能源、交通、生態三大文明瓶頸。
太空電梯,太空工業化、太空太陽能開發推動的能源革命,星際跳板,它能起到的作用數不勝數。
可以說,沒有這東西,人類可能也可以開拓外太空,進入星際時代,但是有這東西,人類一定是步入了星際時代。
這也是江秉十分眼饞的技術。
賽博世界如果可以建成這套行星級別巨構,無疑代表著整個星球算是全部落入【逆熵】的掌控。
俗話說的好,高打低,打傻逼,從星環上打地面,那都不能說是吊打了,隨便丟上幾塊足夠大的石頭,都能在地表掀起軒然大波。
在玩大一點,像這個世界似得讓星環墜毀,足以讓在瞬間摧毀整個行星表面生態,就如同這片一望無際,鳥不拉屎的大沙漠,毫無疑問就是遠處那堆星環墜落造就的。
在這種手段面前,核彈,真就是不入流的小炮砸。
還得是軌道轟炸帶勁。
“是‘共振解耦’現象造成的,連接電池組鏈接到驅動單元的主能量通道支架的納米單元過載了,使其處于短暫的亞穩態應力平衡狀態,我要是你就會選擇用‘俄式修理法’試試。”江秉給出自己的意見。
“俄式修理法?”卡拉明顯具有很高的機修知識,對于江秉給出的原因算的上毫無阻滯的充分理解,但是卻對修理方法產生了疑問。
回答她的是江秉掄起來的手杖。
上百公斤的手杖重重的砸擊在機車的側面,將其直接砸擊的橫移了兩三米,神奇的是,等到江秉收回手杖,這輛機車卻詭異的啟動了。
“這就是‘俄式修理法’。”
卡拉看不懂,但是她大受震撼。
“薩布爾先生,您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回希雍,我們可以擠一擠。”卡拉發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