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熵”在中間橫插一杠子,怎么看都是兩邊不討好的節奏。
“boss,我們在基地下層發現了大量的冶煉設備。”一名打掃戰場的‘使徒’在通訊中匯報。
月球上用的冶煉設備和地表自然不一樣。
沒有水氧,太空中的冶煉設備多為感應熔煉爐或者等離子爐,再者就是成本高昂的真空熔煉室。
就比如江秉面前的這臺機器。
面積不大的真空熔煉室內排列著數量眾多的高功率電子束槍,這兩樣東西雖然已經停工,但是單從整體結構上就能感受到其精密程度。
高功率電子束槍可以發射出高度聚焦的能量束,直接熔化金屬粉末,或小塊礦石原料,在無氧無水的真空環境下實現精煉、合金化乃至直接成型(類似3d打印)。
這東西好用是好用,但是缺點是高耗能,低熔煉效率,另外整體設備的維護成本也極其高昂。
所以這種類型的設備主要用以熔煉高精度、高附加值金屬。
比如黃金!
一塊月巖,被江秉拿在手中,像是掰蘋果般輕松掰開,斷面處露出絲狀的金紋。
“這不可能!”身穿宇航服的開爾文抱起一旁的一塊礦石,看了又看,就差上嘴舔了。
月球有黃金不奇怪,但是月球表面有黃金卻是一件很是稀奇的情況。
要知道金在太陽系中屬于強親鐵元素,99%的金元素會隨鐵鎳金屬沉入行星的核部,而月球則更為特殊,在月球形成初期經歷過一億年的巖漿洋事件后,重金屬幾乎100%沉入月核,能在月表發現可以直接開采的富金礦,絕對是件概率極小極小的‘走大運’事件。
這個概率有多小呢?
大約是地球能誕生生命概率的幾百萬分之一。
“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實不就擺在你的面前。”江秉隨手拋下礦石,來到的真空熔煉室的出料口。
不出所料,這里整齊擺放著十幾塊還未來得及轉移的金磚。
“太不可思議了。”開爾文看著這些熔煉后的成品。作為行星學的博士,他此刻只感覺三觀被顛覆。
“難道是原始月幔柱噴發,將月球深部殘留的部分未分化物質,通過裂縫上涌至豐富海?”
“不對不對,幾十年前公布的月球巖漿洋模型就已經證實月球核幔是完全分離了。”開爾文自問自答道。
月球拓荒者名字聽起來很low,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三高崗位,不僅要求每個入選的拓荒者精通太空生存技能,還要擁有極強的專業知識,畢竟每月十幾萬歐元的月薪也不是白拿的。
任務指揮官、行星科學家、地形測繪專家、機械工程師、生命維持與環境控制專家、通訊與信息技術專家、生理心理學家(隊醫)、戰術安全官,主流的拓荒者小隊最少要包含這八種職業,個別特殊任務還要增加其他角色。